華師舉辦“古風·印象”古琴藝術欣賞會

  12月16日晚,一場“古風·印象”古琴藝術欣賞會在華南師範大學電教廳舉行,嶺南古琴藝術當代大師謝導秀老師攜廣東古琴研究會的16位古琴藝術家的傾情演出吸引了校內外許多古琴藝術愛好者前來欣賞。
  香港樂評人李明老師開場作了精彩的古琴講座。講述了古琴藝術的歷史淵源和琴樂的發展歷程。他指出,琴樂在新時代的使命是包容、改革和維護傳統精神,提供多元審美觀念,並強調琴樂應回到民間,回歸大眾。
  在之後的演奏中,古琴藝術家們素手撫琴,彈撥間引人進入如痴如醉、意味無窮的境界中:若吟猶訴之《碧澗流泉》;唐人送別必唱之《陽關三疊》;極盡抑揚起伏疾徐之《平沙落雁》;於瀟湘江邊觀水光雲影之《瀟湘水雲》,更有堪稱千古絕唱的《廣陵散》,以及“巍巍乎如太山”、“洋洋乎若江河”的《高山流水》等。當晚的表演者中,不但有夫妻琴簫合奏,還有七歲童稚登台獻藝。

相關資料

  古琴藝術是中國傳統藝術中極富東方禪意及儒家風範的一種音樂表現形式。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古琴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古代地位最崇高的樂器,被譽為哲學性的藝術或藝術性的哲學,是“琴棋書畫”四藝之首。
  歷代流傳下來的古琴曲目非常豐富,現在經常演奏的有五十餘首,如《幽蘭》、《廣陵散》、《流水》、《關山月》、《漁樵問答》、《梅花三弄》、《陽關三疊》、《瀟湘水雲》等。
  2003年11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國的古琴藝術就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