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註冊會計師資格考試《會計》科目新增內容多

歷年來,註冊會計師資格考試的《會計》科目,都是最讓考生頭痛的科目,它既能樹立考生取得注會資格勢在必得的信心,也能喪失他們的鬥志。因為較其他科目,它的難度及實用性都很強。所以,分析近年cpa考試《會計》科目的情況,把握它的基本命題規律、熟悉會計考試各類題型的特點,已經成為廣大考生十分關注的問題。 

回顧2006年《會計》科目的基本情況

《會計》科目的考題始終包括兩類題型,一是客觀題,包括單選題和復選題;一是主觀題,包括會計處理題和綜合題。客觀題考核考生對《會計》教材中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主觀題考核考生對教材中業務處理方法的綜合運用能力、融會貫通能力和緊密聯繫實際的實務操作能力。

從2006年的考題來分析,單選題一般不會超過20道。近年來,試題中的單選題需要通過計算來分析選項的題目,均占全部單選題的50%以上,所以考生既要對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熟練掌握,還要有計算的技巧和能力。

復選題一般不會超過12道。2005年和2006年復選題都是12個,每題2分。復選題沒有計算,做復選題沒有技巧,要求考生一定要熟悉教材,熟悉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歸納與表述。

計算及會計處理題一般是2道~3道。2006年是3道題,共占24分。計算題的特點是通過計算和會計處理方法的綜合運用,考核考生對某一特定業務的處理能力和熟練程度。諸如所得稅計算、外幣業務的處理等,一直是計算及會計處理題型常見的內容。題目雖然不是很難,但要求考生思路清晰、處理熟練。

綜合題通常是2道。近年來每題的分值在15分~20分之間,有時分值會更高。綜合題的特點就是綜合性強,每一道題涉及多個相關知識點,知識點之間有比較強的關聯關係,且與實務操作密切相關。它主要是考核考生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和實務操作能力。因此,考生只有對會計要素確認計量和報告披露掌握熟練並準確,才能具有處理綜合題的能力。

2007年《會計》科目應試特點

2007年《會計》科目的考試內容可以用一個字概括:新。2006年2月,財政部發布了新的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同年10月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套用指南,從而構成了中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從2007年1月1日起,新會計準則體系已在中國1400多家境內外上市公司施行。也就是說從2007年開始,我們注會考試《會計》科目的內容,也必須全部按照新準則的規定進行。那么如何應對2007年該科目的考試呢?筆者認為要著重注意以下幾點。

提前進入學習狀態。今年教材變動很大,考生拿到教材會晚一些。如果等拿到教材再開始學習,顯然在時間上有些倉促。所以建議考生緊跟實事,認真理解新的準則和套用指南。學習基本準則,掌握會計目標、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要素確認、計量和報告等;學習具體準則,掌握具體交易或者事項的會計處理規範,掌握處理會計實務問題的統一標準;學習會計準則套用指南,熟悉會計科目、主要賬務處理等。

同時,要對照以前的準則,將新增加的內容提煉出來,往往這些地方就是考試的考點。準則的新內容歸納起來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