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工程師:財務基礎數據測算

1.財務基礎數據測算的內容
財務基礎數據的測算應包括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經濟活動情況及全部財務收支結果。具體應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項目總投資及其資金來源和籌措、生產成本費用、銷售收入與稅金、銷售利潤的形成與分配、貸款還本付息測算。
2.財務基礎數據測算表及其相互聯繫來源:
(1)投資使用計畫與資金籌措表;
(2)固定資產投資估算表;
(3)流動資金估算表;
(4)總成本費用估算表;
(5)外購材料、燃料動力估算表;
(6)固定資產折舊費估算表;
(7)無形資產與遞延資產攤銷費估算表;
(8)銷售收入和稅金及附加估算表;
(9)損益表(即銷售利潤估算表);
(10)固定資產投資借款還本付息表。
上述估算表可歸納為三大類:
第一類,預測項目建設期間的資金流動狀況的報表:如投資使用計畫與資金籌措表和固定資產投資估算表。
第二類,預測項目投產後的資金流動狀況的報表:如流動資金估算表、總成本費用估算表、銷售收入和稅金及附加估算表、損益表等。為編制生產總成本費用估算表,還附設了材料、能源成本預測、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與遞延資產攤銷費三張估算表。
第三類,預測項目投產後用規定的資金來源歸還固定資產借款本息的情況,即為借款還本付息表,它反映項目建設期和生產期內資金流動情況和項目投資償還能力與速度。
3 .生產成本費用估算
3.1生產成本費用的構成 來源:
生產成本費用估算來源:
3.1.1以製造成本法估算項目總成本費用
(1)直接材料費=直接材料(燃料、動力)定額消耗量×計畫單價
(2)直接工資及福利費=∑[產品年產量×計件工資率×(1+14%)]
(3)製造費用:
折舊費=固定資產原值×年綜合折舊率
維簡費=產品產量×定額費用
工資及福利費=車間管理人員工資×(1+14%)
其他製造費用=上述各項費用之和乘以一定百分比 
 以上四項費用合計為產品製造費用。
(4)產品製造成本=直接材料+直接工資與福利費+製造費用 
(5)管理費用=產品製造成本×規定百分比(如3%)
(6)財務費用=借款利息淨支出+匯兌淨損失+銀行手續費
其中:借款利息淨支出=利息支出—利息收入
匯兌淨損失=匯兌損失—匯兌收益
(7)銷售費用=銷售收入×綜合費率(如1%-2%)
(8)期間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
(9)總成本費用=產品製造成本+期間費用
其中:可變成本=直接材料費+直接工資及福利費 
固定成本=製造費用+期間費用 
(10)經營成本=總成本費用—折舊費—維簡費—攤銷費—利息支出
按照製造成本法估算的總成本費用編制“總成本費用估算表”。

3.1.2以費用要素法估算總成本費用
(1)外購原材料、燃料動力。
(2)工資及福利費。職工福利費一般按照工資總額的14%提取。 
(3)固定資產折舊費。
(4)修理費。修理費可按下列公式之一估算:
修理費=固定資產原值×計提比率(%) 
修理費=固定資產折舊額×計提比率(%)
(5)攤銷費。
(6)維簡費。計算公式為:
 礦山維簡費(或油田維護費)=出礦量×計提標準(元/噸) 
(7)利息支出。
(8)其他費用。一般按上述費用之和或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
(9)副產品回收=副產品產量×出廠單價 
(10)總成本費用=(1)+(2)+(3)+(4)+(5)+(6)+(7)+(8)—(9)
投產期各年總成本=可變成本×生產負荷+固定成本
總成本費用的估算結果列入“總成本費用估算表” 見書p178
3.1.3單位產品成本的估算
(1)如果項目只生產單一產品。可按製造成本法直接計算出該產品的單位成本,或按完全成本法求出總成本,再除以年產量。
(2)如果項目生產多種產品,則可採用以下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先將總成本採用係數法在各種產品之間進行分配,確定各種產品的總成本,然後除以各種產品的年產量,便求得各產品的單位成本。
第二種方法:運用產品製造成本法按各種產品分別測算各車間單位產品生產成本,再逐步結轉為各種產品的單位成本。
4. 銷售收入、銷售稅金及附加的估算
4.1銷售收入的估算步驟
(1)明確產品銷售市場,根據項目的市場調查和預測分析結果,分別測算出外銷和內銷的銷售量。
(2)確定產品的銷售價格。
(3)確定銷售收入=銷售量×銷售單價
4.2銷售稅金及附加的估算
銷售稅金及附加的計征依據是項目的銷售收人。銷售稅金及附加中不含有增值稅,因為增值稅是價外稅。建設期的投資中應包含有增值稅。
對銷售收入和銷售稅金及附加的估算結果應編制“銷售收入和銷售稅金及附加估算表”
5.固定資產投資貸款還本付息估算
主要是測算還款期的利息和償還貸款的時間,從而觀察項目的償還能力和收益,為財務效益評價和項目決策提供依據。
5.1還本付息的資金來源
根據國家現行財稅制度的規定,貸款還本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可用於歸還借款的利潤、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及遞延資產攤銷費和其他還款資金來源。
5.2還款方式及還款順序
項目貸款的還款方式應根據貸款資金的不同來源所要求的還款條件來確定。
5.2.1國外(含境外)借款的還款方式來源:
按照國際慣例,債權人一般對貸款本息的償還期限均有明確的規定。要求借款方在規定的期限內按規定的數量還清全部貸款的本金和利息。因此,需要利用資本回收係數計算出在規定的期限內每年需歸還的本息總額,然後按協定的要求分別採用等額還本付息,或等額還本、利息照付兩種方法。
國內借款的還款方式
一般情況下,先償還當年所需的外匯借款本金,然後按照先貸先還、後貸後還,利息高的先還,利息低的後還的順序歸還國內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