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法考前串講及複習題(一)

簡答題
(一)某省機關對省會所在地的市稅務局執法中,蒐集到以下情況:
1.甲公司於2002年4月20日領取營業執照,於6月10日接稅務機關通知,責令甲公司於6月20日之前辦理稅務登記。甲公司認為自己尚未開業。未予理睬。6月22日,稅務機關提請工商機關吊銷甲公司的營業執照。無奈,甲公司於6月23日補充完成稅務登記手續,領取稅務登記證件(認定為一般納稅人)。
2.由於公司一直未經營,經董事長同意,將稅務登記證轉借給乙公司使用,被稅務機關處以0.7萬元的罰款。
3.2002年9月18日甲公司正式經營,對個人消費者出售產品,並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
4.2003年3月15日,甲公司準備內部裝修,停業登記時,稅務機關要求甲公司先辦理年度所得稅納稅申報,甲公司認為經營期不足一年,又未盈利,拒絕辦理。
5.2004年12月5日稅務機關對甲公司再次檢查時,重點進行發票使用情況檢查。發現甲公司2004年9月份開出的發票存根聯部分已銷毀,同時發現甲公司在規定的納稅期內將部分貸款提前轉移到股東個人賬戶上,有逃避納稅義務的行為。經區分局主持工作的常務副局長批准(局長在外地開會),書面通知甲公司開戶銀行凍結存款。
同時還發現甲公司在內部裝修期間,一直未停止營業,但銷售的產品收入一直未交稅。稅務機關要求其補交稅款,該公司董事長以武力阻止,情節嚴重。有人認為構成偷稅罪,有人認為構成抗稅罪。
要求:根據以上資料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稅務機關提請工商部門吊銷甲公司營業執照是否正確?甲公司申請稅務登記應提供哪些資料?
2.稅務機關對甲公司處以0.7萬元的罰款是否正確?
3.2002年9月,甲公司專用發票的使用是否正確?
4.甲公司是否應辦理2002年的所得稅納稅申報?
5.稅務機關凍結甲公司銀行存款的行為屬於採取的什麼措施?程式是否正確?甲公司發票存根聯的保存是否正確?
6.稅務機關補徵稅款是否正確?甲公司董事長的行為屬於什麼性質的行為?
7.偷稅罪與抗稅罪的區別何在?
答案:
1.稅務機關的行為正確。
(1)納稅人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30日內應申請辦理稅務登記。未按規定期限申請辦理的,由稅務機關責令其限期改正;
(2)逾期仍未改正的,稅務機關可以提請由工商行政機關吊銷納稅人的營業執照。
(3)申請辦理稅務登記時應提交的資料參見教材p416。
2.對甲公司的處罰正確。甲公司違反了《稅收征管法》關於嚴禁出借、買賣稅務登記證的規定。稅務機關發現此行為,可處以2000元以上l萬元以下的罰款。
3.甲公司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錯誤.向消費者銷售應稅項目、銷售免稅項目等,不得開具專用發票。(參見教材p285)
4.應當辦理年度所得稅納稅申報。所得稅納稅年度為元月1日~12月31日,在1個年度中間開業的,以實際經營期為一個納稅年度。
5.(1)甲公司發票存根聯的保管不符合規定,應至少保存5年。
(2)對甲公司採取的是稅收保全措施。但程式不正確。首先。發現納稅人有逃避納稅義務行為的,可責令其提前交納稅款。其次,在限期內發現納稅人有明顯轉移財產等跡象的,可責令其提供納稅擔保。第三,納稅人不提供納稅擔保的,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准,方可採取保全措施,且凍結的存款只能相當於應納稅款部分。
6.董事長的行為屬於抗稅。理由參見教材p438。
7.偷稅罪與抗稅罪的區別參見教材p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