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級經濟基礎知識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一)

一、單選題:
1、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 
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b.我國已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但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在不發達階段 
c.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d.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abcd 
 
標準答案:d 
 
解析:在04年以前課本中,基本經濟制度的表述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但在04年課本中,基本經濟制度的表述改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我們認為在單選題中,最佳選項為d;而在復選題中選cd兩項。

2、 在經濟學中,狹義的資源是指() 
a.勞動力 b.資本c.自然資源 d.企業家才能 
 abcd 
 
標準答案:c 
 
解析:狹義指自然資源,廣義指經濟資源。此題為2004年試題。

3、 判斷一個產權權能是否完整,應當主要以()為依據。 
a.財產權利的歸屬 b.所有者對它具有的排他性和可轉讓性 
c.所有者對財產是否擁有占有權和使用權 
d.產權主體的責權利關係是否明確 
 abcd 
 
標準答案:b 
 
解析:此題在2003年、2004年都考過。兩年考了同樣的題目,可見近年的考題,尤其前3年的考題值得做一做。

4、 在現代企業制度中,建立和完善企業資產所有者和企業經營者之間委託代理關係的核心是()。 
a.構建企業資產所有者的有限財產制度 
b.構建有效的控制機制和約束機制 
c.建立法人財產制度 
d.建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營管理體制 
 abcd 
 
標準答案:b 
 
解析:見教材第8頁,在現代企業制度中構建有效的控制機制和約束機制,是建立和完善企業資產所有者和企業經營者之間委託代理關係的核心。

5、 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條件是()。 
a.舊的社會分工的存在 
b.勞動具有謀生的性質 
c.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 
d.生產力水平低下,發展不平衡 
 abcd 
 
標準答案:c 
 
解析: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條件是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

6、 200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中成立的專門的國有資產管理機構是() 
a.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b.國有資產評估委員會 
c.國有資產管理局 
d.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abcd 
 
標準答案:a 
 
解析:

7、 我國現階段收入分配的總原則是(),這是從我國國情出發所做出的正確選擇,也是由社會主義本質屬性所決定的。 
a.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b.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c.在最大限度上實現收入平等和機會平等 
d.個人收入實行按勞分配多項選擇題 
 abcd 
 
標準答案:a 
 
解析:

8、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實施按勞分配的主體是() 
a.企業 
b.國家 
c.企業和國家 
d.以上都不對 
 abcd 
 
標準答案:a 
 
解析:見課本第12頁。這正是等量勞動領取等量報酬只能在一個公有制企業範圍內實現而無法在全社會範圍內實現的原因之一。

9、 政府對經濟運行進行巨觀調控有直接調控和間接調控兩種方式,直接調控實質上是一種()的調控方式。
a.限制微觀經濟主體的自主性和市場機制自發作用 
b.承認微觀經濟主體自主經營和市場機製作用 
c.運用經濟手段和市場參數調節經濟運行 
d.運用行政手段對經濟進行參數調節 
 abcd 
 
標準答案:a 
 
解析:

10、 由於市場信息不完全和工作變換而引起的失業屬於()。 
a.季節性失業 
b.摩擦性失業 
c.結構性失業 
d.周期性失業 
 abcd 
 
標準答案:b 
 
解析:

11、 圖是a國的洛倫茲曲線。其中,三角形ode的面積為5,而陰影oaec部分的面積為2,則a國的基尼係數為() 

a,2.5b,5 c,2 d,0.4 
 abcd 
 
標準答案:d 
 
解析:在該圖中,oce線即為洛侖茨曲線,它越靠近直線oae,所表示的不平等程度越低;越靠近折線ode,所表示的不平等程度越高。 
基尼係數g = m / (m+n)。其中,m表示陰影oaec面積,n表示oced面積。基尼係數值越小,即陰影面積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等;基尼係數越接近1,即陰影面積越大,表明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越大。 
本題中,m=2,m+n=5,所以g = m / (m+n)= 0.4。一般認為,基尼係數在0.4以上為高度平等。可見該國的不平等程度是比較高的。 


12、 世界貿易組織所規定的最惠國待遇原則的實質是()。 
a.削減關稅和減少其他貿易壁壘,擴大成員方之間的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 
b.保證國際貿易環境的穩定性和可預見性 
c.在出口成員和進口成員之間實施非歧視待遇 
d.在不同的成員之間實施非歧視待遇 
 abcd 
 
標準答案:d 
 
解析:b是針對透明度原則,c是針對國民待遇原則,d是針對最惠國待遇原則。

13、 我國於()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這使我國獲得了一個相對穩定和可預期的國際經濟環境,同時也使我們面對嚴峻挑戰。 
a,2002年11月11日 b,2002年12月31日 
c,2001年11月11日 d,2001年12月31日 
 abcd 
 
標準答案:c 
 
解析:

14、 為擴大總需求,刺激經濟發展,財政運用的手段主要是()。 
a.增加稅收 
b.增加轉移支付 
c.增加支出 
d.提高中央財政收入的比重 

 abcd 
 
標準答案:c 
 
解析:本題曾有學友問過,為何不選b。b項同樣也屬於擴張性財政政策,具有刺激經濟的作用。但在單選題中,最佳選項還是c;增加支出對生產的促進作用是直接的,也是政府最經常使用的一種刺激經濟的手段,而增加轉移支付主要是為了促進公平。若本題是復選題,則應選bc。

15、 “財政收入、國民經濟、社會正義、稅務行政”的稅收原則,是()提出來的。 
a.配第 
b.斯密 
c.華格納 
d.凱恩斯 
 abcd 
 
標準答案:c 
 
解析:在課本55頁有介紹,亞當-斯密提出的是“平等、確實、便利、最少徵收費用”的稅收四原則;華格納作為德國社會政策學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財政收入、國民經濟、社會正義、稅務行政”四項原則;而凱恩斯提出了“公平、效率、穩定”的稅收三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