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阿耿《經濟法基礎》訓練系列題目講評集錦(二)

36、根據《會計法》和《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規定,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前,應當:【 】
 a. 按規定全面清查資產、核實債務
 b. 核對各會計帳簿記錄與會計憑證的內容金額是否一致
 c. 檢查是否存在因會計差錯、會計政策變更等原因需要調整前期或者本期相關項目
 d. 按照企業章程規定向投資者發出編制通知

【土生阿耿講評】本題考查《會計法》和《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規定的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要求,應該選擇abc。“按照企業章程規定向投資者發出編制通知”,沒有這個要求,反倒規定樂在編制完成之後要向投資者提供報告,在編制前沒有“向投資者下發編制通知”的義務。

37、下列屬於會計檔案的是: 【】
 a. 單位預算材料
 b. 機關會計憑證
 c.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
 d. 公司章程

【土生阿耿講評】本月體考查會計檔案的範圍。除了各單位的預算、計畫、制度等檔案材料不屬於會計檔案而屬於文書檔案以外,其他的bc都屬於會計檔案。所以,本題答案為:bc。

38、有關總會計師的說法,不符合《會計法》和《總會計師條例》的是: 【】
 a. 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等公有制大中型企業必須設定總會計師
 b. 總會計師是單位主要領導的參謀和助手,不是單位行政領導人員
 c. 取得高級會計師資格,主管一個單位或者單位內部一個重要方面的財務會計工作時間不少於3年是總會計師任職資格的必備條件之一
 d. 總會計師由會計負責人提名,單位主要行政領導人任命或者聘任

【土生阿耿講評】本題考查“總會計師”這一《會計法律制度》一章的重點內容。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題目種四個選擇項的說法均不正確。因此,答案是abcd。a錯誤的原因在於只有國有和國有資產占控股或者主導地位的大中型企業必須設定總會計師。b錯誤的原因在於總會計師就是單位行政領導成員,這是總會計師的地位;c錯誤的原因在於總會計師任職資格的一個要求是“取得會計師資格····”,而不必是“高級會計師資格”。d錯誤的原因在於任免程式錯誤,應該是本單位主要行政領導人提名,政府主管部門任命或者聘任。

39、“根據《會計法》的規定,會計核算的內容包括:【】
 a. 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
 b. 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c. 債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d. 資本、基金的增減

【土生阿耿講評】本題考查會計核算的內容。根據《會計法》的規定,會計核算的內容包括7項,據此,答案應該是abcd。教材160—161講述這一知識點。這個要點必要容易出多項選擇題。希望各位能夠對此有印象,並且這樣的復選題答案一般是全選。

40、根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各級財政部門銷毀會計檔案是,應當由: 【】
 a. 檔案部門派人監銷
 b. 檔案部門和會計部門共同派人監銷
 c. 同級審計部門派人監銷
 d. 上級審計部門派人監銷

【土生阿耿講評】本題考查會計檔案銷毀的監銷程式規則。答案是c。由此說開,大家應該掌握會計檔案的銷毀系列監銷規則。除了本題涉及到的以外,還有各級主管部門銷毀會計檔案的監銷規則也要記住。考試容易出現。

 41、下列關於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會計負責人和會計主管人員對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建立及其實施承擔最終責任
 b. 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對象是會計行為
 c. 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發現會計帳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不相符的,應該按照國
 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自行處理
 d. 記帳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或者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權
 限應當明確,並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土生阿耿講評】本題考查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有關法律規則。答案是d。不能選a的原因是對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建立及其實施承擔最終責任的是單位負責人,而不是會計負責人和會計主管人員;不能選b的原因是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對象是經濟活動,而不是會計行為,會計行為是國家監督的對象;不能選c的原因,正如有網友指出的,只有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自行處理的才能自行處理,否則應當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報告,請求查明原因,作出處理。

42、“企業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必須由下列人員簽名並蓋章:【】
a. 企業負責人
b. 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
c. 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
d. 總會計師

【土生阿耿講評】本題考查企業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的簽章問題。絕大部分網友選擇了abcd。而事實上,d總會計師只有設定總會計師的企業才應當由總會計師簽章。不設總會計師的企業,就不必由總會計師來簽章了。而題目中恰恰說的是“必須由···”簽章,所以正確答案是:abc。

43、我國會計法律制度包括:【】
a. 會計法律
b. 會計行政法規
c. 會計規章和規範性檔案
d. 地方性會計法規

【土生阿耿講評】本題考查我國的會計法律制度內容。這道題目比較簡單,只要你能夠把會計法律制度的內容掌握了,這個題目很容易就做對了。事實上,如果網友能夠聯繫一下第一章“緒論”中的“法的淵源”那個要點,也不會出錯。因為法的淵源就是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地方法規等。而會計法的淵源也不例外。只是本題考查會計法律律制度的直接內容,所以,只要在法的各個淵源前面加上一個“會計”也就足以了。問題是好多網友選擇了abc,原因我也能猜個差不多,那就是受教材體例安排影響,教材上在講述這個問題時只用了“1,2,3”標題,也就是本題選項中的abc,但是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教材在講完“1,2,3”時,還用了一個“此外”,所以“此外”的內容也是會計法律制度的內容。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應該是:abcd。

44。根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會計檔案的定期保管期限分為: 【】
a. 5年
b. 10年
c. 15年
d. 20年

【土生阿耿講評】本題考查會計檔案的保管定期期限。這個題目比較簡單,但出錯率依然較高。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由兩大種,一個是永久保管,另一個是定期保管。定期保管期限分為5種:3年、5年、10年、15年和25年。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abc。

45、根據《會計法》的規定,會計工作的國家監督主體包括: 【 】
a. 財政部門
b. 審計部門
c. 人民銀行
d. 工商部門

【土生阿耿講評】本題考查會計工作的國家監督主體。本來是一道比較簡單的題目,但這個題目出錯率最高。所以然者何?我也知道。那就是好多網友在複習這個要點時只記住了財政部門,卻忽視了其他部門的監督權。事實上,《會計法》不僅規定了財政部門作為國家監督的主體,還規定了審計部門、稅務部門、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部門等。但對工商部門沒有規定,也就無此監督權了。我的“初級會計資格考試《經濟法基礎》複習綱要中大概還專門指出了這個要點。希望各位再次回顧一下。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