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基礎輔導:統計與統計數據

一、統計的含義
㈠.統計工作:即統計活動,是指利用科學的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和提供有關社會現象的數字資料工作的總稱
㈡.統計數據:是統計工作活動過程中所取得的反映國民經濟和社會現象的數字資料以及與之相聯繫的其他資料的總稱
㈢.統計學:是關於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釋統計數據的科學
二、統計數據的計量尺度來源:
㈠.定類尺度:按照客觀現象的某種屬性對其進行分類或分組。是最粗略、計量層次最低的計量尺度
㈡.定序尺度:是對客觀現象各類之間的等級差或順序差的一種測度
㈢.定距尺度:對現象類別或次序之間間距的測度
㈣.定比尺度:在定距尺度的基礎上,確定相應的比較基數,然後將兩種相關的數加以對比而形成的相對數
三、統計數據的類型
㈠.統計數據的類型
1.分類數據:由定類尺度計量形成,表現為類別,通常用文字表述,但不區分順序
2.順序數據:由定序尺度計量形成,表現為類別,通常用文字表述,但有順序
3.數值型數據:由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計量形成,說明的現象的數量特徵,通常用數值來表現
㈡.變數及其類型
1.變數概念:統計中把說明現象某種特徵的概念稱為變數,變數的具體表現為變數值,統計數據就是統計變數的具體表現
2.變數分類:分類變數、順序變數、數值型變數
四、統計指標標及其類型 來源:
㈠.統計指標概念
一是用來反映現象總體數量狀況的基本概念;二是反映現象總體數量狀況的概念和數值
㈡.統計指標分類
1.總量指標:反映現象總體規模的統計指標。又分為時期指標和時點指標 
2.相對指標:兩個絕對數之比,表現形式通常有比例和比率兩種
3.平均指標:反映的是現象在某一空間或時間上的平均數量狀況
五、統計數據的來源
㈠.統計數據的直接來源
1.普查:為某一特定目的而專門組織的一次性全面調查。
①特點: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需要規定統一的標準調查時間;數據一般比較準確,規範化程度也較高;使用範圍比較狹窄 
②適用範圍:主要用於收集處於某一時點狀態上的社會經濟現象的數量,一是用來反映現象總體數量狀況的基本概念;二是反映現象總體數量狀況的概念和數值
2.抽樣調查:隨機抽取樣本進行調查,並根據樣本調查結果來推斷總體數量特徵的一種非全
面調查
①特點:經濟性;實效性強;適應面廣;準確性高
②實用性:是實際中套用最廣泛的一種調查方式和方法
3.統計報表:是按照國家有關法規的規定,自上而下的統一布置、自下而上的逐級提供基本
統計數據的一種調查方式。分為全面報表和非全面報表
4.其他調查方式:典型調查(抽取有代表性的單位)、重點調查(抽取少數重點單位)
㈡.統計數據的間接來源
1.包括:公開的出版物、未公開的內部調查等
2.要注意的問題:評估數據的可用價值;要避免誤用和濫用;注意彌補缺失數據
六、統計數據的質量
㈠.統計數據的誤差、誤差的來源
1.統計誤差:是指統計數據與客觀現實之間的差距,分為登記性誤差和代表性誤差
2.登記性誤差:由於調查者或被調查者人力因素所造成,從理論上說可以消除
3.代表性誤差:用樣本數據進行推斷時所產生的隨機誤差,通常無法消除
㈡.統計數據的質量要求及檢驗
 數據質量評價標準:精度、準確性、關聯性、及時性、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