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經濟師考試初級農業經濟內部模擬試題二

一、單項選擇題(共6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
1、農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_______地位。 

a.基礎產業
b.引導產業
c.核心產業
d.尖端產業

2、我國農業的兩個轉化包括_______。
a.由原料型農業向加工型農業轉化
b.由家庭經營型向集體合作經營轉化
c.由自給性農業向商品性農業轉化
d.社會主義農業的自我完善 來源:

3、現階段我國農村經濟的支柱是_______。
a.種植業
b.畜牧業
c.農業和鄉鎮企業
d.經濟開發區

4、農產品市場劃分為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是根據_______。
a.農產品交易的性質不同
b.農產品交易的空間不同
c.農產品市場的供求狀況不同
d.農產品交貨的時間不同

5、農產品購銷差價是由商業企業在組織農產品的購銷活動中的流通費用、利潤和_______構成。
a.稅金
b.利息
c.生產成本
d.交易費用

6、農業概念的內涵是指_______。
a.劃定農業與非農業的界限
b.農業產業部門具有的本質屬性和特點
c.種植業
d.通過農作物生長發育和繁殖以取得生物性產品的部門

7、生態系統結構有_______組成部分。
a.動物、植物和微生物
b.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c.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環境系統
d.土壤、水、空氣、營養元素等

8、農業基本建設是指_______。
a.比較長期固定在土地上的資金投放,並且要形成固定資產
b.水利設施建設
c.建設農業高等院校
d.增加農業投入

9、作為資源的土地_______。
a.是純粹的自然產物,沒有價值
b.雖是經濟綜合體,但不體現價值
c.雖是經濟綜合體,但不能增值
d.具備價值屬性,而且不斷增值

10、級差地租是_______。
a.等量資本投入到同一土地所獲得收益不同由此產生的超額利潤部分
b.等量資本投入到不同土地所獲得收益不同由此產生的超額利潤部分
c.同一塊地連續投資,各次投資生產率不同所產生的超額利潤部分
d.不同塊地連續投資,各次投資生產率不同所產生的超額利潤部分

11、提高農業勞動力利用率的途徑有建立合理的農村就業結構和_______。
a.加強農業專業人才培養
b.轉移勞動力
c.實行勞動集約
d.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

12、狹義農業是指_______。
a.種植業
b.林業
c.畜牧業
d.漁業 


13、農業區劃是指在全國或一個地區範圍內,根據自然經濟條件及生產狀況的_______來劃分不同的農業區域。
a.地域性差異
b.好壞程度
c.等級與類型
d.耕作特點

14、氣候資源條件調查中的災害性氣候調查的內容有乾旱、洪澇、颱風、寒流、冰雹等情況,以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預防或_______措施等。
a.避免災害的
b.防止災害的
c.抗禦災害的
d.減輕災害的

15、根據農業區劃的原則和標準我國劃分為_______一級農業區。
a.9個
b.8個
c.10個
d.11個

16、農林牧副漁各部門的構成及其比例關係稱為農業生產的_______結構。
a.一級
b.初級
c.二級
d.次級

17、農業生產專業化的生產單位要根據自然和經濟條件專門生產_______產品。
a.一種
b.一至三種
c.幾種
d.一種或幾種

18、農業自然資源是指_______。
a.土地與生物資源
b.土地與氣候資源
c.在農業自然條件中能被農業利用的各種因素
d.農用土地與水利資源

19、農業自然資源更新係數的定義是指_______。
a.資源再生量與資源消耗量的比值
b.資源消耗量與資源再生量的比值
c.資源再生量減去資源消耗量的差值與資源再生量的比值
d.資源再生量減去資源消耗量的差值與資源消耗量的比值

20、農業中的水資源是指_______。
a.地球表面的水體
b.地表水
c.地表水和地下水為主的淡水數量和質量
d.江河湖海的全部水量

21、不屬於我國水資源的特點的有_______。
a.總量較大,人均量少
b.地區分布不均,呈梯度分布
c.時間分布的均衡性
d.水土組合的不均衡性

22、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屬於_______負擔。
a.間接
b.隱性 

c.直接
d.顯性

23、目前全國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領導機構是_______。
a.民政部
b.國務院減輕農民負擔聯席會議
c.財政部
d.農業部

24、農業區劃的基礎是_______。
a.我國是個農業國
b.我國是個農村人口占多數的大國
c.農業生產的地域性
d.氣候條件的多樣性

25、實物指標反映不同質的_______。
a.價格
b.使用價值
c.總規模
d.價值

26、某村購置新拖拉機一台,原價15000元,運回村里花費包裝費、運輸費1000元,採購費500元,安裝人員招待費300元,免費安裝。該拖拉機的原值是_______元。
a.15000
b.16500
c.16800
d.16000

27、在農村合作經濟統計中,農民股份合作企業是指由_______以上農民按協定組建的企業。
a.3戶
b.5戶
c.8戶
d.10戶

28、能夠給會計主體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是_______。
a.資產
b.資本
c.資金
d.利潤

29、費用發生的範圍是在_______過程中。
a.會計期間
b.生產經營
c.資產損失
d.招待

31、管理是實現_______的一種有組織的活動。
a.經營目標
b.共同活動
c.社會化大生產
d.經營活動

32、在企業管理中,_______職能是企業管理的首要職能。
a.計畫
b.組織
c.指揮
d.控制

33、企業管理的主體是指企業的_______。 

a.管理體制
b.管理機關
c.全體成員
d.管理者

34、企業經營戰略是企業為了謀求長期的生存和穩定發展,在調查、預測和把握企業內外環境條件的基礎上,對企業的經營發展所作的_______謀劃。
a.局部
b.長期
c.總體
d.短期

35、選擇主導生產部門應考慮_______。
a.根據市場需求來發揮本企業優勢
b.利用輔助部門未利用的資源
c.利用輔助部門的產品
d.保證輔助部門生產的需要

36、在相同的自然條件下,形成不同農業生產結構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a.人口
b.社會經濟條件
c.消費習慣
d.工業發展水平及農業科技水平

37、企業通過向銀行借款、發行債券、應付款項等方式取得的資金叫_______資金。
a.債務
b.權益
c.風險
d.收益

38、企業流動資產中流動性最強的資產是_______。
a.銀行存款
b.短期投資
c.應收及預付款
d.存貨

39、收賬政策的制定,應按照_______的原則制定相應可行的政策。
a.花費最大
b.損失最小
c.總成本最小
d.回收款最大

40、一個或一組勞動者在單位時間內生產出產品數量的規定稱為_______。
a.數量定額
b.工時定額
c.生產定額
d.產量定額

41、土地使用權管理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權的確定,土地使用權的變更和_______的管理。
a.土地承包契約
b.土地經營權
c.土地轉包權
d.土地使用權糾紛

42、關於農業總產值結構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
a.農業總產值結構指農、林、牧、副、 
漁五種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百分比
b.總產值結構是分析農業生產結構的基本指標
c.適用於農業生產各部門,具有較大的可比性
d.可以單用農業總產值結構來判斷農業生產結構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