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鑑賞聯考語文考題中的文學形象

“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這是遊子周邦彥思鄉的理由;“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是楊萬里被大自然盛夏美景征服時的脫口吟唱。到此不妨來個假想:“曲曲折折的荷塘”和“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好比文學作品迤邐而舒展的情節,那么,“層層的葉子中間”“裊娜地開著的”荷花呢———恰似作品中優美的文學形象。

言歸正題,文學形象,簡稱形象,它是作家以現實生活為基礎,經過藝術加工而創造出來的具體生動而又飽含著作者感情,具有概括性和審美意義的生活圖畫。

在敘事性文學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以人物為主,謂之人物形象;少數敘事性文學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是以物為主,則稱藝術形象。

在抒情性作品中有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其中主體的景或物便是作者所著意塑造的形象,為了與人物形象有所區別,有時也稱這些形象為藝術形象。

鑑賞敘事性作品的人物形象或藝術形象通常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關注人物(藝術)本質的特徵,明白刻畫的方法。

想了解人物性格就要從刻畫人物的方法入手。刻畫人物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幾種:有正面描寫,有側面描寫;正面描寫又分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其他還有細節描寫,對比描寫等等。了解刻畫人物的方法不是目的,聯考不會在名詞術語上設定問題,準確理解人物性格,理解人物形象塑造的意義,這往往是聯考命題者的用意所在。

2、統觀人物(藝術)形象的棱面,分析作品的情節。

敘事作品的情節總是服務於人物的塑造,因而,情節便是人物性格的形成、發展和變化的過程史。閱讀鑑賞敘事作品的人物形象時,我們要注意:(1)情節設計是如何表現人物性格的;(2)深入理解情節發展如何由人物性格的內在力量所推動的;(3)人物的行動和行動方式如何受人物獨特個性所決定。

3、透視人物(藝術)形象的背景,賞析事件的環境。

環境是人物活動的舞台,情節發生與展開的場所。成功的人物塑造都有成功的環境描寫,成功的環境描寫為人物塑造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環境描寫包括社會環境描寫和自然環境描寫兩個方面。社會環境即人物活動、事件發生髮展的社會背景,它包括時代特徵,社會風貌等。自然環境是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時令、氣候、地理風貌等。閱讀鑑賞敘事性作品時,要認真理解分析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對人物性格刻畫的表現作用。

鑑賞抒情性作品中的藝術形象,如所“托”之“物”、所“借”之“景”,則有以下幾種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體形象。

抒情性作品總要通過一定的人、事、物、景來傳達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閱讀鑑賞時要在具體豐富的材料中,理清作者的思路,從而把握作品的主體形象。例如,2004年上海市的春考卷拿老舍的散文《想北平》命題,其中的第10題是這樣的:

第④—⑦段中,作者筆下的北平具有多方面特點,請寫出其中兩個主要特點:

(1)______;(2)______。(每處不超過10個字)題目中說的“兩個主要特點”,其實就是北平這一主體形象的兩個特徵,依據“第④—⑦段中”,那肯定需要理清這部分的內部層次。

2、賞析表現技巧,感受主體形象。

抒情性作品的寫作,一般都很講究表現手法的恰當運用,比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襯托、對比、隱喻、象徵等,這些手法的巧妙運用常使作者對主體形象的思想感情表達得更加鮮明突出。如2005年廣東聯考卷以作家肖鐵的散文《壺口的黃河》一文命題,其中兩題這樣問道:

(16)文章開頭從“中國的水”寫到黃河,再寫到“壺口的黃河”,這樣安排有什麼作用?

(17)第四段中通過主觀感受來寫壺口的黃河,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考生若能把這兩題回答準確,他對黃河的氣勢與生命力,對黃河體現的中國人的精神這一藝術形象的內涵,就會有深刻的感悟。

3、品味作者態度,認同主體形象。

抒情性作品的作者多半會在字裡行間流露出對主體形象的看法和評價,閱讀鑑賞時,我們除了要細細品味文中最能反映藝術形象特點的語句,還要認真揣摩表明作者思想傾向性的詞語和句子。聯考試題中的詩歌鑑賞就有過這方面的命題。如2006年全國卷(2)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陰重,天寒雨意濃。數枝幽艷濕啼紅。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

[注]①三農:指春耕、夏耘、秋收。

題目:試分析下闕的內容,以及作者在詞中所抒發的思相感情。

下闋前兩句顯然描寫了農民不避風雨、辛勤勞作的生活,最後兩句,詞人發出了“人間辛苦是三農”的感嘆,藉此,讀者可以一樣地感受那些盼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農民形象。

考題連結

1、2006年江西卷第16題:(原文題目《秋光里的黃金樹》)

作者寫秋天的落葉,為什麼要聯繫孩子和老人來寫?

答案:與對待落葉冷漠而又高傲的人進行對比。表明人類要愛護自然,珍惜自然豪華慷慨的贈予,或突出天真的孩子和睿智的老人能與自然和諧相處。

2、2006年遼寧卷第20題:(豐子愷《楊柳》)文章對牡丹等花木的稱呼大多用第三人稱,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卻有兩處用了第二人稱,這樣寫有何作用?請賞析。

答案:改用第二人稱,將批判對象擬人化,形成一種面對面的質問之勢,使作者的態度更為鮮明,便於直接抒發作者對那些名貴花木強烈的厭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