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生物複習要點:提高識圖能力規範文字表達

 試卷解析

理科綜合生物試題重點考查核心板塊知識:代謝、調節、遺傳變異、生態等。

試題在呈現形式上有所創新。如選擇題第2題,將課本的基礎實驗以文字和圖形相結合的形式呈現,實驗設計題(第30題)也以坐標曲線和實驗裝置圖的形式呈現出來。

試題具有一定的難度,尤其體現在選擇題和實驗設計題(第30題)上,如第30題的坐標曲線,關於乙烯濃度的排列順序一反常態,改為由高到低排列;第31題則有“無毛雄鼠能正常生育,無毛雌鼠繁殖力低,哺乳困難”的提示。備考建議

重視審題能力的訓練。考生可以採取“讀題目”、“找關鍵字”、“解釋題意”、“畫橫線”等多種形式來進行專門的訓練。

提高識圖和圖文轉換能力。可以有針對性地閱讀一些關於圖表、圖形題的解題技巧方面的文章,掌握解題思路。

此類題目的一般解題步驟為:審題(關鍵字)→析圖→聯想(建立聯繫――題圖與教材相關知識整合)→作答(規範準確的語言)。此外還可有選擇地找一些圖表、圖形類的題,進行專題訓練。

核心和主幹知識重點突破。在後階段的備考中,對遺傳與變異、代謝與穩態和調節、生態等重點板塊知識,應予以重點突破。

其中,遺傳與變異部分重在訓練分析推理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代謝部分重在弄清其生理變化過程,以及與細胞等部分之間的聯繫;生態部分注意分析各種生態關係和原理的套用。

強化訓練實驗設計、探究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一、抓好課本上的基礎實驗,明確每個實驗的原理、目的、材料、方法步驟、注意事項及結論,並能做到對基礎實驗所涉及的方法、技能進行遷移與綜合運用。

二、對一些經典實驗(光合作用的發現、生長素的發現、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等),究其要素,領悟科學探究的規範過程,並能套用於實驗。

三、適當學習實驗設計方面的基本知識,如一個完整的實驗設計應包括哪些基本內容,假設與預期、結果與結論的區別與聯繫、實驗設計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確認等等。

四、組織語言要做到言簡意賅。在書寫時,要儘量使用規範的實驗術語和生物學專業術語,不能用含糊的口語。如:“蓋玻片”不能說是“薄的玻璃片”、“等量的”不宜說成“一樣多的”;“振盪”不宜說成“晃動”、“搖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