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考考前衝刺: 回歸教材注重基礎

  聯考複習剩下不到兩個月了。這期間的複習好壞直接關係到聯考的成敗。在此期間,有人芝麻開花節節高,突飛猛進,躍進千里。去年我市實驗中學張某平時模擬考試在540分左右,不曾想在聯考中考出了617分的佳績。而有一被老師認為“上清華、北大有望,人大、南開保底”的考生小李卻大河翻船,幾乎被甩出“一本”以外。相差兩重天,人生在這裡轉了個彎,箇中原因為何?考後兩個考生都向筆者談到了最後關頭複習的重要性。為了鑒往知今,讓廣大考生在聯考中考出滿意成績,我結合專家和自己的教學實踐,在此談談聯考衝刺全方略。

一、回歸教材,回歸基礎

從太原市2月調研考試結果來看,高三畢業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各學科屬於主幹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屬於聯考重點的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掌握、理解得不夠牢固,不夠清晰、全面、到位。以語文為例,聯考必然要重點考查閱讀鑑賞,可是大部分考生非常缺乏一般規律下的鑑賞常識與技能。比如,詩歌鑑賞的大框架路數、小說鑑賞應立足哪幾個點等,大部分考生都不清楚。為此,在3月16日召開的太原市普通高中教學工作會上,太原市教科研中心主任劉穎殷切希望考生在下一步複習、衝刺中回歸教材,回歸基礎。

1.回歸教材
回歸教材就是要將教材至少通讀一遍。要逐章逐節、逐篇逐段,甚至逐字逐句地通讀,做到毫無遺漏。回歸教材要達到三個目的:(1)全面掌握知識,把邊邊沿沿、枝枝杈杈的地方都複習到。力爭在聯考考察教材基本知識的選擇題中少丟分或不丟分。聯考中考生在文綜和理綜兩科拉開的差距最大,除了綜合能力因素之外,更主要的是考生在對教材基本知識的掌握上分出了高低。僅文綜一科選擇題分值就占140分,而理綜一道選擇題分值就達6分。(2)梳理知識,形成完整的體系,打通主幹知識之間的通道,融會貫通。這也體現了考試中心提出的“應更多地從知識網路的交匯點上設計題目,從學科的整體意義、思想含義上考慮問題”的思想。(3)深刻領會教材內容,在教材中尋找聯考的“影子”。江蘇海安高級中學董裕華老師認為,聯考數學試題雖然不可能考查單純背誦、記憶的內容,也不會考查課本上的原題,但對聯考試卷進行分析就不難發現,許多題目都能在課本上找到“影子”,不少聯考題就是對課本原題的變型、改造及綜合。回歸課本,不是要強記題型、死背結論,而是要抓綱悟本,對著課本目錄回憶和梳理知識,把重點放在掌握例題涵蓋的知識及解題方法上,選擇一些針對性極強的題目進行強化訓練、複習才有實效。

2.回歸基礎
  關於聯考,考生過於強調它的選拔性考試,而把它等同於高精尖考試,因此,複習中一味求偏難怪,片面看重能力,忽視基礎,這是完全不對的,萬丈高樓沒有一磚一石怎能平地起?聯考試題中,基礎和能力之比為7:3,同時從近幾年來看聯考命題總體上呈難度降低、難易適度趨勢。但是言者諄諄,迷者自迷,每屆考生中有很多人還是在這方面付出了代價。
2006年聯考語文全國卷i有一道句式仿寫題。所選材料是初一教材中朱自清的《春》,考查的是比擬修辭手法。大家滿以為這是極易得分題,沒想到它的得分率空前低。語文卷中的字音字形題是送分題,但我們的考生年年都不會領這份情,硬生生頂回去。默寫名言佳句名句題,考生汗流浹背會了,卻又讓幾個錯別字把分搶去了。為了加強基礎知識,我市在高一、高二的語文測試中增加了對教材中文言文的翻譯考查,名言佳句名句的分值由4分增為8分;細心人會發現我市新近結束的聯考“一模”已將名稱改為“基礎知識測評”,它的意圖不言自明。

二、多看舊題、多找典型題、多查問題
眼下留給考生的時間所剩無幾,如何很好利用分分秒秒,提高複習效率呢?我的回答是“三多”:多看舊題、多找典型題、多查問題。與此相對應的是“三少”,即:少做題,少挖難題,少迷信“聯考真題”。
臨到大考,考生總覺腦子空空,逮書就買,抓題就做,似乎不將天下題一網打盡不放心。此舉大可不必。一則大量做題易陷於盲目,二則時間不允許。實際上,經過一二輪的複習,習題早已做了不少,最後關頭“思”和“悟”才是最重要的。
多看舊題,意在溫故。熟悉定理、公式、原理等,鞏固強化,夯實基礎,立足準確率。多找典型題,意在知新。以一知十,以一知百,找尋、總結解題方法和規律,力求突破自己,躍上新台階。所謂典型題,我的一貫主張,還是要到近五年的聯考題中去找。它千錘百鍊,歷經千選萬選,既涵蓋知識體系,體現主幹的交叉、融合,又指引著聯考的命題方向。
  多查問題是“三多”核心所在。根據“木桶效應”,決定考生水平高低的不是他知識掌握最好的一環,而是最差的那一環。多查問題就是要及時修復這一環。而這一環就是平時作業和歷次考試中出現的“錯”。高三複習,各類試題要做幾十套,甚至上百套。有人把試卷看成是一張一張的網,每次考試都相當於在捕魚。如果發現有魚從漁網上漏掉,就要及時修好漁網,下次捕魚時才不至於有魚再從這個洞裡漏掉。學習知識也是這樣。每次考試就是發現知識破洞的過程,考生應發現一處補一處,可悲的是考生往往不願或不敢正視這破洞,結果破洞越來越大,越來越多。我特別建議,與其沒完沒了暈頭轉向地做題,不如將歷次考試卷裝訂成冊,集中時日,一一改錯,找出錯誤後的原因,製成一份缺失的知識點清單,徹底彌補。這是高三複習中最該做的一件事。
最後,我要提請廣大考生注意:千萬不要相信什麼“聯考真題”、“聯考母題”,聯考需要辛辛苦苦的付出,無靈丹妙藥,無終南捷徑;不要讓別人掏去你腰包的時候,也把你大好的時間掏去了,貽誤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