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恢復聯考30周年徵文選登:我的聯考

  香港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王春閣

上大學一直是我少年時代的夢。但1974年我高中畢業時,幾乎已經忘卻了“聯考”這個辭彙。

高中畢業後即下鄉插隊,兩年後進工廠當了工人。經過幾次折騰,我對上大學已幾近絕望。

1977年夏天回家探親時,有訊息說可能要恢復聯考了,遺憾的是當時我根本不相信,沒有立即著手複習備考。

10月份,國家下發了關於恢復聯考的通知。可當年報名要經過組織批准,還要進行嚴格的政治審查,不過這兩道關口,是進不了考場的。我報名也經歷了一些周折,但還算順利。

報名後,我即翻出了多年不看的初、高中課本。當時除了這些課本外,根本找不到其他複習資料,更不用說什麼聯考輔導班之類的了。報名離考試只有1個多月時間,複習完所有課程根本來不及,因此多數人都是臨陣磨槍,倉促應戰。

公布聯考成績時已到了1978年初,我的分數剛過最低錄取線1.5分,未被錄取。1978年春節過後,我即著手複習以備再戰。

幸運的是,1978年已有簡單的複習資料出版發行,我買到了歷史、地理、數學三本複習資料,雖不夠系統和正規,但基本不用像去年那樣盲目地複習了。政治、語文仍沒有複習資料,只有靠自己平時的積累應試了。

1978年7月7日至9日,恢復招生後的第二次聯考,也是文革後第一次全國統一聯考如期舉行。

雖在考前給自己放了三個晚上的假,看了剛剛解禁的《劉巧兒》和《紅樓夢》兩場電影,試圖使自己放鬆下來,但開考前一天的晚上,仍然緊張得難以入眠,一夜只睡了三四個小時,起床後腦袋昏昏沉沉,再加考試當天烈日炎炎,樹上的知了沒完沒了地齊聲乾叫,使人更加煩躁不安。我就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始了決定自己命運的拼搏。

考試科目共5門,語文、數學、政治、歷史、地理,總分為500分。外語為選考科目,不計入總分,供大學錄取時參考,聽說不加試外語重點大學不錄取,所以我加試了英語。

當年聯考,不像現在出了考場就有標準答案,供你進行比對估分,考得怎么樣,完全憑自己的感覺去揣度。除了考政治時因借來的手錶於當日11時停擺,導致最後一道論述題沒答完外,其他科目基本都發揮出了自己的“歷史最高水平”。

那時分數線的劃定也與現在有很大區別,重點院校分數線是由教育部統一划定的,北大、清華也與其他院校同時錄取。進校後聽招生老師講,當年錄取工作還不太正規,上了分數線的考生全部投檔,由招生院校挑選,學校的自主權較大,高分考生未見得必須錄取,因政審不合格刷下來的不在少數。因此一些專科院校往往聚集了很多高分考生。

聯考結束一個多月後,第一批院校的錄取通知書就發下來了,我被吉林大學政法系錄取(進校後改名為法律學系)。政審很嚴格,且全國只有北京大學、吉林大學、西南政法學院、湖北財經學院招生,競爭必定異常激烈,因此我沒敢報考該專業。能夠被政法專業錄取,是我的幸運。

1977、1978、1979年三屆聯考,是文革期間積壓了10年的人才一併迸發,爭擠聯考這座獨木橋,競爭甚為慘烈。而1977、1978級兩屆加起來才招收30多萬人,其中本科院校招生不過10來萬人。據說,當年我所在的省份理科110人才能考上一個,文科則是130多人一個。

1977、1978級兩屆新生的年齡結構也是空前絕後的,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師生同年上大學的現象並不罕見。我所在班級年齡最大的36歲,最小的17歲,二人是師生關係,老的是一所中學的校長,小的是其學生。

雖然大家所經歷的聯考不盡相同,但對參加過聯考的人來說,聯考是人生的一個珍貴經歷,值得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