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考是考兒女,高招是考父母

俗話說,聯考是考兒女,高招是考父母。作為親歷者,我真是五味雜陳,感慨萬千。

我兒子是2004年高中畢業參加聯考的。他原在省會一所重點中學就讀,學習成績一般在年級一二十名。
 
  我們認為如果正常發揮,成績可在重點線以上。

考前,兒子要應付學習考試,不可能花很多精力去選擇學校,而考後又要估分,因此作家長的就自然而然把這個心操起來。

我們認為,兒子平時成績高低跳躍性很大,因此,錄取分數線可能很寬,從超一流到重點線差一點都要考慮。我們提前半年就開始查看有關高招的歷史資料,琢磨出一些門道:按照一定的錄取分數線分組圈定學校。例如北大、清華是一組,次前幾名是一組,以下每10分圈定一組,一直到重點線下10分。然後在每一組裡面根據自己定的標準(地域、愛好、專業排名等)選出一個心儀的學校及幾個專業。這樣,一旦兒子聯考完成估出分數後,即可對號入座填報志願。綜合考慮,我們比較傾向中國海洋大學。

“一模”結果出來後,兒子成績僅過重點線20多分。他感到還有潛力,結果“三模”比“一模”提高100分。我們的頭腦也發熱了——向最高目標衝擊!

聯考後,兒子估分660分。前一年北大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是640多分。埋在內心深處的“北大夢”被喚醒了。人生能有幾回搏?填報志願就冒一下險吧,“報北大”!第一志願就選擇“北大醫”。聽說中國農大招收北大落榜生,第二志願填報了中國農大(也是前10名的重點大學)。

出乎意料的是,北大清華的錄取分數線竟然比上年提高40多分,中國農大招收“北大落榜生”也出乎事先了解的政策,有名額限制。兒子未被這兩個學校錄取。我們全家堅定地選擇了復讀。

兒子到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復讀,在班上一直處於中等,我們就逐步淡化了對北大清華的追求。去年獲悉港澳地區幾所學校首次來河南招生,引起我們很大興趣,希望兒子被香港幾所大學的自主招生錄取。先是報名材料被認可,幾所大學都發來筆試通知,筆試關也通過了,又陸續接到幾份面試通知,面試感覺尚可。

聯考後兒子估分640。我們對香港的自主招生抱著很大期望,填報志願時就備選式地選擇了第一志願報中山大學生物專業(該校雖名列全國前10名,但前一年在河南的錄取線正是重點線),第二志願填報了香港中文大學,因為該校招生政策是“只講分數線,不計較第二志願”。

聯考實際分數公布,兒子因在平時擅長的作文上意外“離題”,一下子丟了40多分,我們突然感到天黑了、塌了。隨著港澳大學自主招生結果一個個公布,我們的希望一個個破滅。尤其是第一批重點學校公布錄取分數線,中山大學由前一年的冷門變成熱門,兒子連中山大學都上不成了!家裡的空氣緊張,兒子聽不得他媽媽一點的嘆息,氣沖沖跑出家門,很晚都沒回來。

7月18日晚上9點多鐘,電話響了,一個廣東國語的女聲傳來:“是×××家嗎?”我感到了什麼,強按著激動的心跳,平靜地回答“是的”。對方自我介紹:“我是香港中文大學……”兒子被香港中文大學錄取了!

我悄悄地躲到衛生間,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