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評價助記口決(精)


漲價預備費預留,物價上漲匯率變『注二十一』 
計算基數工程費,相比基本少其他『注二十二』 
匯總建設投估表,不含建設期利息『注二十三』 
利息估算看清題,年初發生年均衡『注二十四』 
計算公式有區別,均衡本年要除二『注二十五』 
流動資金為營運,原燃工資周轉金『注二十六』 
流資估算二方法,分項詳估擴指標『注二十七』 
分項詳細估算法,流資流債逐年計『注二十八』 
流資流產減流債,流產應收存現金『注二十九』 
流債等於應付款,流資年增本減上『注三十』 
現金應收存應付,先定最低周轉日『注三十一』 
擴大指標估算法,基數銷經總建投『注三十二』 
常用方法有兩個,產值成本資金率『注三十三』 
流資估算要注意,生產負荷要對應『注三十四』 
分年投資計畫表,常和籌措二合一『注三十五』
『注一』項目投入總資金(項目總投資)包括:建設投資(含建設期利息)和流動資金。 

『注二』建設投資分為:靜態投資(包括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建築工程費、安裝工程費、建設工程其他費、基本預備費)和動態投資(包括漲價預備費和建設期利息)。 

『注三』『注四』『注五』投資估算的要求是:⑴工程內容和費用構成完整,計算要合理,不重複計算,既不提高也不降低估算標準,不可高估冒算也不可漏估少算;⑵當具體工程與所選指標的標準條件有差異時,需要進行必要的換算和調整;⑶投資估算精度要達到誤差率的要求。在機會研究階段投資估算的誤差率在±30%;在項目建議書階段投資估算的誤差率在±20%;在可行性研究階段投資估算的誤差率在±10%。 

『注六』設備、工器具購置費的估算中,要區別國產設備和進口設備的設備購置費計算不同。 

『注七』國產設備購置費=設備原價+運雜費。其中,國產設備原價又分為國產標準設備原價和國產非標準設備原價;進口設備購置費=貨價+進口從屬費用+國內運雜費。 

『注八』國產設備原價即是出廠價或訂貨契約價;進口設備貨價分為離岸價fob和到岸價cif,兩者關係為:到岸價cif =離岸價fob+國外運費+國外運輸保險費。 

『注九』進口從屬費用有七種,分別是:⑴國外運費(=離岸價×國外運費率);⑵國外運輸保險費(=[離岸價+國外運費]×國外運輸保險費率);⑶進口關稅(=到岸價×外匯牌價×進口關稅率);⑷進口環節增值稅(=[到岸價×外匯牌價+關稅+消費稅]×增值稅率);⑸外貿手續費(=到岸價×外匯牌價×外貿手續費率);⑹銀行財務費(=離岸價×外匯牌價×銀行財務費率);⑺海關監管手續費(=到岸價×外匯牌價×海關監管手續費率)。 

『注十』國內運雜費一般指由工廠(國產設備)或到岸港(進口設備)運到工地倉庫所發生的費用,包括: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供銷部門手續費、採購費、倉庫保管費、運輸保險費和其他雜費。其中,進口設備的國內運雜費不含供銷部門手續費、採購費、倉庫保管費。 

『注十一』設備費估算後,應區別國產設備和進口設備分別編制國產設備購置費用估算表和進口設備購置費用估算表。 

『注十二』工具、器具及生產家具購置費的估算,以設備購置費為基數乘以相應的費率。 

『注十三』建築工程費的估算方法有三種:⑴單位建築工程量投資估算法(建築工程費=單位建築工程量投資×建築工程總量);⑵單位實物工程量投資估算法(建築工程費=單位實物工程量投資×實物工程總量);⑶概算指標投資估算法。 

『注十四』安裝工程費的估算方法也有三種:⑴按安裝費率分類估算(安裝工程費=設備原價×安裝費率);⑵按每噸設備安裝費分類估算(安裝工程費=設備噸位×每噸設備安裝費);⑶按每單位安裝實物工程量的費用分類估算(安裝工程費=每單位安裝實物工程量×安裝實物工程總量)。 

『注十五』『注十六』工程建設其他費,通常包括:⑴土地使用費;⑵建設單位管理費;⑶前期費用;⑷勘察設計費;⑸研究試驗費;⑹建設單位臨時設施費;⑺監理費;⑻工程保險費;⑼引進設備和技術其他費;⑽聯合試運轉費;⑾生產職工培訓費;⑿辦公及生活家具購置費。 

『注十七』『注十八』基本預備費是為在投資估算時難以預料而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支出而事先預留的費用,包括:⑴在批准的設計範圍內,設計、施工過程中增加的工程費用,設計變更、工程變更、材料代用、局部地基處理等增加的費用;⑵一般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和預防災害所採取的措施的費用;⑶竣工驗收時為鑑定工程質量對隱蔽工程進行必要的開挖和修復的費用。 
『注十九』基本預備費=(工程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基本預備費率。計算基數是工程費用加工程建設其他費,其中,工程費用=設備工器具購置費+建築工程費+安裝工程費。 

『注二十一』漲價預備費是為在建設期內由於物價上漲、匯率變化等引起的原材料、設備、人工等價格上漲,使得投資增加而事先預留的費用。 

『注二十二』漲價預備費pc=∑it[(1+f)t-1],計算基數為工程費用,相比基本預備費的計算基數少了工程建設其他費。 

『注二十三』以上內容的估算結果匯總編製成建設投資(不含建設期利息)估算表。 

『注二十四』建設期利息的估算要看清題目所給的條件,即借款是在年初發生,還是在年內均衡發生(假定借款在每年年中支用)。 

『注二十五』⑴借款在年初發生:建設期利息=(上年末借款本息累計+本年借款額)×年利率;⑵借款在年內均衡發生:建設期利息=(上年末借款本息累計+本年借款額/2)×年利率。 

『注二十六』流動資金是項目建成投產後,為使生產營運正常進行,用於支付購買原材料、燃料、支付工資以及其他經營費用等必須的周轉資金,是隨固定資產投資而發生的永久性流動資產投資。 

『注二十七』流動資金的估算有二種方法:常用的是分項詳細估算法,擴大指標估算法一般用於項目建議書階段或小型項目的估算。 

『注二十八』分項詳細估算法計算流動資金,要對構成的各項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分別、逐年計算。 

『注二十九』流動資金=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其中,流動資產=應收賬款+存貨+現金 

『注三十』流動負債=應付賬款,流動資金本年增加額=本年流動資金-上年流動資金 

『注三十一』採用分項詳細估算法計算流動資金,首先要確定現金、應收賬款、存貨、應付賬款的最低周轉天數。 

『注三十二』擴大指標估算法計算流動資金,流動資金=某項基數×流動資金占某項基數的比率。這裡的某項基數可以是:銷售收入、經營成本、總成本費用和建投投資。 

『注三十三』常用的擴大指標估算法計算流動資金的方法有兩種:⑴產值資金率估算法:流動資金=年產值(年銷售收入額)×產值資金率;⑵經營成本資金率估算法:流動資金=年經營成本(總成本費用)×經營成本(總成本費用)資金率。 

『注三十四』流動資金估算時要注意,不同生產負荷下的流動資金,應按照相應生產負荷時的各項費用計算,不能用100%負荷下的流動資金乘以要不同生產負荷的負荷百分數計算。 

『注三十五』全部投資估算完成後,要編制分年投資計畫表,通常將分年投資計畫表與資金籌措計畫表合二為一,根據新設項目法人項目或既有項目法人項目,分別編制投資使用與資金籌措計畫表(新設項目法人項目)和投資使用與資金籌措計畫表(既有項目法人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