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設計的基本依據、要求

設計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都是為人服務,滿足人們生活、生產活動的需要,為人們創造理想的室內空間環境,使人們感到生活在其中,受到關懷和尊重;一經確定的室內空間環境,同樣也能啟發、引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人們活動於其間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
為了創造一個理想的室內空間環境,我們必須了解室內設計的依據和要求,並知道現代室內設計所具有的特點及其發展趨勢。

室內設計的依據
室內設計既然是作為環境設計系列中的一“環”,因此室內設計事先必須對所在建築物的功能特點、設計意圖、結構構成、設施設備等情況充分掌握,進而對建築物所在地區的室外環境等也有所了解。
具體地說,室內設計主要有以下各項依據:
一、人體尺度以及人們在室內停留、活動、交往、通行時的空間範圍
首先是人體的尺度和動作域所需的尺寸和空間範圍,人們交往時符合心理要求的人際距離,以及人們在室內通行時,各處有形無形的通道寬度。
人體的尺度,即人體在室內完成各種動作時的活動範圍,是我們確定室內諸如門扇的高寬度、踏步的高寬度、窗台陽台的高度、家具的尺寸及其相間距離,以及樓梯平台、室內淨高等的最小高度的基本依據。涉及到人們在不同性質的室內空間內,從人們的心理感受考慮,還要顧及滿足人們心理感受需求的最佳空間範圍。
從上述的依據因素,可以歸納為:
1、靜態尺度;
2、動態活動範圍;
3、心理需求範圍。
二、家具、燈具、設備、陳設等尺寸,以及使用、安置它們時所需的空間範圍
室內空間裡,除了人的活動外,主要占有空間的內含物即是家具、燈具、設備。
對於燈具、空調設備、衛生潔具等,除了有本身的尺寸以及使用、安置時必須的空間範圍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此類設備、設施,由於在建築物的土建設計與施工時,對管網布線等都已有一整體布置,室內設計時應儘可能在它們的接口處予以連線、協調。誠然,對於出風口、燈具位置等從室內使用合理和造型等要求,適當在接口上作些調整也是允許的。
三、室內空間的結構構成、構件尺寸,設施管線等的尺寸和制約條件
室內空間的結構體系、柱網的開間間距、樓面的板厚梁高、風管的斷面尺寸以及水電管線的走向和鋪設要求等,都是組織室內空間時必須考慮的。有些設施內容,如風管的斷面尺寸,水管的走向等,在與有關工種的協調下可作調整,但仍然是必要的依據條件和制約因素。例如集中空調的風管通常在板底下設定,計算機房的各種電纜管線常鋪設在架空地板內,室內空間的豎向尺寸,就必須考慮這些因素。
四、符合設計環境要求、可供選用的裝飾材料和可行的施工工藝
由設計構想變成現實,必須動用可供選用的地面、牆面、頂棚等各個界面的裝飾材料,採用現實可行的施工工藝,這些依據條件必須在設計開始時就考慮到,以保證設計圖的實施。
五、業已確定的投資限額和建設標準,以及設計任務要求的工程施工期限
具體而又明確的經濟和時 間概念,是一切現代設計工程的重要前提。
室內設計與建築設計的不同之處,在於同樣一個旅館的大堂,相對而言,不同方案的土建單方造價比較接近,而不同建設標準的室內裝修,可以相差幾倍甚至十多倍。例如一般社會旅館大堂的室內裝修費用單方造價1000元左右足夠,而五星級旅館大堂的單方造價可以高達8000~10000元。可見對室內設計來說,投資限額與建設標準是室內設計必要的依據因素。同時,不同的工程施工期限,將導致室內設計中不同的裝飾材料安裝工藝以及界面設計處理手法。
有關室內設計的程式步驟中已經明確,在工程設計時,建設單位提出的設計任務書,以及有關的規範和定額標準,也都是室內設計的依據檔案。此外,原有建築物的建築總體布局和建築設計總體構思也是室內設計時重要的設計依據因素。

室內設計的要求
室內設計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各項:
1、具有使用合理的室內空間組織和平面布局,提供符合使用要求的室內聲、光、熱效應,以滿足室內環境物質功能的需要;
2、具有造型優美的空間構成和界面處理,宜人的光、色和材質配置,符合建築物性格的環境氣氛,以滿足室內環境精神功能的需要;
3、採用合理的裝修構造和技術措施,選擇合適的裝飾材料和設施設備,使其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4、符合安全疏散、防火、衛生等設計規範,遵守與設計任務相適應的有關定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