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基礎》講義(8)

例7、因不動產糾紛引起的訴訟,有權管轄的人民法院是( )。
a、契約簽訂地人民法院
b、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d、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
答案:d
4、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權利人喪失的是勝訴權,即喪失依訴訟程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權利人的實體權利並不消失,債務人自願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講的比較亂,注意例題)
(1)普通訴訟時效期間
一般為2年
(2)特別訴訟時效期間
★1年——延付或拒付租金,暫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出售不合格商品未聲明;
★3年——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
★4年——國際貨物買賣契約和技術進出口契約爭議。
(3)最長訴訟時效期間
對於在權利被侵害之日起20年內始終不知道或者不應當知道自己權利受侵害的當事人,法律不再予以訴訟保護。
例8、甲將一批貨物存放在乙的倉庫里,待甲提貨時,發現丟失部分貨物,甲向乙請求賠償的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 )。
a、3年 b、1年 c、2年 d、20年
答案:b
5、判決
(1)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
(2)人民法院經過審理的判決分為四種情況。
(3)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抗訴。
6、行政複議與行政訴訟的關係
(1)對於人民法院受理範圍的行政案件
——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
——也可以先申請複議,複議不服的,再提起訴訟。
(2)對國務院部門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複議
-→對複議決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也可以向國務院申請裁決。
(3)對於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最終裁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