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經濟法考前串講及複習題(二)

3.公司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有以下方面的問題:

(1)甲又與a共同設立與原玩具公司經營業務相同的經濟實體的行為不合法,公司法規定,公司的董事、經理不得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其所任職公司同類的營業或從事損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動,從事上述營業或活動的,所得收入應當歸公司所有。

(2)公司關於增加公司註冊資本的決議錯誤。因為乙、丙、丁三位股東只持有公司60%的表決權,不符合法律關於公司股東會對增減註冊資本,公司合併、分立作出決議須經代表2/3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同意的規定。

(3)丁將持有公司的股份轉讓給b的程式不合法,公司法規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任轉讓出資須經其他股東同意,未經其他股東同意,轉讓行為無效。

(4)甲從公司借款70萬元的行為,實質屬於抽逃註冊資本的違法行為。處理方式是責令期限更正,處以所抽逃出資額5%以上10%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5)甲、乙合謀設立兩套賬,第一年不提法定盈餘公積的行為違法。

①法律規定,公司在未交所得稅,未提法定盈餘公積之前不得向股東分配股利。

②甲、乙違反規定,在法定會計賬冊之外另設會計賬冊,責令更正,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b公司提示支票付款的期限合法。支票的提示付款為自出票之日起10天內,玩具公司的性質屬於簽發可靠資金來源的票據,屬於票據欺詐行為,處理方式是:

(1)對玩具公司處以票面金額5%但不低於1000元的罰款。

(2)向b公司支付2%發賠償金。

5.b公司可以分別行使以下規劃:

(1)b公司在取得銀行拒絕付款證明後,三天內向所有前於發生追索通知,向出票人(玩具公司),背書人(a企業)行使追索權。

(2)檢舉玩具公司甲股東出資不足的事實。責令甲股東限期補足出資,不能補足的,乙、丙、丁三位股東承擔連帶責任,補足的出資,可以用於歸還b公司的債權。

(3)b公司根據擁有的債權。申請法院行使撤消權,宣告玩具公司主動放棄對c企業債權的行為無效;然後可以申請行使代位權,要求c企業將所欠的債權額為限,多於的部分,應退還給玩具公司。
(四)甲、乙雙方簽定契約,甲向乙購入價值800萬元的商品,承諾5個月後付款,並由a、b兩家公司為乙公司的債權提供擔保,簽定書面保證協定。

2004年6月15日乙向甲按期供貨後,甲又將購入的該批貨物(設備)作為固定資產於7月22日為甲欠銀行的貸款提供抵押擔保,並辦理抵押登記手續。抵押擔保的債權期限2年。

為及時籌集所需的生產經營資金,9月20日甲公司又將該部分用於抵押的設備以900萬元的價款轉讓給丙公司,該轉讓契約簽定時甲忘了通知銀行,也未將轉讓的設備已用於抵押的情況告訴丙。

同時,甲在承諾的付款期滿後,未能向乙支付所欠的款項,乙要求a、b兩位擔保人代為償還。a認為契約中未註明保證的方式,屬於一般保證,拒絕承擔保證責任;b認為保證人為兩人,各自應承擔一半的保證責任,故只同意代甲償還400萬元債務。

乙還調查了解到甲公司的以下情況:

(1)甲公司是由c、d、e三位股東共同出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共60萬元。其中c以實物協定作價30萬元出資,但其實物價值只有10萬元,d、e均以貨幣15萬元出資。

(2)甲公司不設董事會,只設執行董事。c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d為財務負責人兼監事。

(3)對甲公司將其用於抵押的設備在抵押期內又轉讓的事情,e股東也認為不妥。e準備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討論解聘c的職務,但又怕提議不合法。

(4)c另外還私自將公司的部分資產為其親友貸款作抵押,給甲公司造成損失4萬元。

要求:根據以上資料分析回答以下問題

1、甲將購入後尚未付款的設備用於銀行貸款抵押擔保是否合法?

2、在設備抵押擔保期間,甲又與丙簽定的抵押品轉讓契約是否有效?

3、a、b的理由是否成立?

4、甲公司成立時,哪些方面不符合公司法規定?應如何處理?

5、e若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是否合法?對因c的行為給公司造成的資產損失應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