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基礎難點、疑點精講》問題解答(一)

問題解答一

  1.提問:請問個人獨資企業與合夥企業的法律規定有一定可比性,有許多相同或相似之處,應如何複習?

  解答:《經濟法基礎難點、疑點精講》第二章中已作了介紹。個人獨資企業與合夥企業的主要異同可參見下表:

個人獨資企業

合夥企業

企業性質

不具有法人資格,也無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是獨立的民事主體,可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民事活動

投資人

①投資人是自然人;②投資人承擔無限責任;③禁止從事營利性活動的人不得作為投資人

投資人只能是中國公民

有兩個以上的合伙人

企業名稱

不得使用“有限”、“有限責任”或者“公司”字樣

出  資

可以用貨幣、實物、土地使用權、智慧財產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繳納出資

投資人以家庭共有財產作為個人出資的,應當在設立(變更)登記申請書上予以註明

經全體合伙人協商一致,合伙人也可以用勞務出資

企業事務管理

可以自行管理企業事務,也可以委託或者聘用其他人負責企業的事務管理,但企業內部限制不得對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

企業解散後,財產清償順序

①所欠職工工資和社會保險費用;②所欠稅款;③其他債務(剩餘部分歸投資人所有)

①合夥企業所欠招用的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②合夥企業所欠稅款;③合夥企業的債務;④返還合伙人的出資(仍有剩餘,在合伙人之間按約定分配)

企業解散後,企業存續期間債務的清償責任5年後歸於消滅。

  2. 提問:請問契約法中要約的撤銷應如何理解?

  解答:要約撤銷,是指要約人在要約生效後,在受要約人做出承諾之前,使要約喪失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

  要約撤銷與撤回都旨在使要約作廢,或取消要約,並且都只能在承諾做出之前實施。但兩者存在一定的區別,表現在:撤回發生在要約並未到達受要約人並生效之前,而撤銷則發生在要約已經到達並生效,但受要約人尚未做出承諾的期限內。

  3.提問:請問企業所得稅的捐贈應如何計算?

  解答:捐贈有不同的扣除標準,幾種主要扣除標準見下表:

全額稅前扣除

通過我國境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紅十字事業、公益性青少年活動場所和福利性、非營利性的老年服務機構的捐贈

限額比例扣除

1.5%

金融、保險企業用於公益、救濟性的捐贈

3%

金融、保險企業以外的納稅人用於公益、救濟性的捐贈

10%

納稅人通過我國境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國家重點藝術表演團體、公益性圖書館、科技館、美術館、文化館、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捐贈

不得扣除

納稅人直接向受贈人的捐贈

  準予扣除的公益性、救濟性捐贈的具體計算程式參見輔導教材第342頁內容。在稅收政策上,國家鼓勵納稅人向社會、公益事業捐贈;但如果不規定一定的捐贈程式和允許稅前扣除的限額,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以捐贈為名行避稅之實的行為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