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初級會計實務》講義1(3)

第三節 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
本節實際上是後面章節,即從第三章到第七章各章節一個內容的延續
一、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兩方面內容:
1. 反映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反映企業靜態的財務狀況的要素,形成資產負債表
2. 反映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收入、費用和利潤
反映企業運動狀態的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形成利潤表
這些會計要素之間也有一定的關係。如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注意;應將動態、靜態會計要素區分開來。
(一)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要素:(靜態、時點)
1.資產:是指由於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並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
但考試不會單獨考資產的概念,而是把這個問題與後面的問題結合在一起來進行出現。
選擇題:下列()是屬於企業資產
a. 待處理的固定資產的淨損失
b.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
c. 經營租入的固定資產
d. 自己購買的固定資產
【解析】bd
自己購買的毫無疑問是企業資產,融資租入的能被企業所控制,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因此把它當作一項企業資產。經營租入的固定資產企業沒有所有權,也沒有控制權,因此,此項不屬於企業的資產。待處理的固定資產的淨損失雖然由於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是由企業擁有、控制的資源,當這項資源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因此不作為企業的資產。 
如果把上面問題再擴展,選項不僅有上面那些,還有
e.全額計提壞帳準備的應收賬款—————不屬於資產
提醒大家:本節會計要素的問題是與後面三到七章融通在一起的。
2.負債:是指由於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流出。
掌握要求與資產一樣,也是把它與後面第四章負債的內容結合在一起,不是單獨知道定義就可以啦。
3.所有者權益
(1)掌握要求:
●需要知道包括那幾大方面的內容
●和前面講的負債,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實際上是資金來源的問題,不外乎是所有者和債權人投入,債權人的就形成了企業負債,所有者投入的就形成了所有者權益。來源: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關係。那些所有者和債權人投入的表現為企業的資產,就是剛才所說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也表現為一種資金的占用,實際上資金來源=資金占用,也就是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資金占用=資金來源),另外可表示為資產=權益(債權人的權益與所有者的權益)
舉例:下列各經濟業務中會使企業資產總額和權益總額同時增加的有(abc)
a. 向銀行借入半年期的借款,已經轉入企業存款賬戶———解析:企業銀行存款增加,短期借款增加,題目權益指所有者權益和債權人權益,因此,資產增加,負債增加,也就是債權人權益增加。所以選此項。
b. 賒購設備器材————解析:設備交付使用,企業設備這項資產增加啦,另外賒購使應付賬款增加啦,應付帳款也是債權人的權益,也是權益增加。所以b選
c. 收到投資者投入的一批材料,材料已驗收入庫————解析:這個容易選
d. 用資本公積轉增資本———資本公積、實收資本是所有者權益內部的項目,所有者權益總額不變,更沒有影響資產。
(2)所有者權益的內容
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在後面第五章還會詳細的講到所有者權益的一些內容。
(二)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要素:(動態、期間)
包括收入、費用和利潤
重點把握: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