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初級職稱教材《初級會計實務》問題解答

 2007年度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輔導教材《初級會計實務》問題解答

1.提問:請問會計科目分類中有一類是共同類,都包括哪些內容,能否說明一下。

解答:新會計科目應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等具體會計準則的規定設計的,其中共同類曾在金融企業的會計科目中出現過。本次改革將一般企業和金融企業的會計科目作了統一規定,共同類科目的特點需要從其期末餘額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質,包括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項目等,具體賬務處理請參見《企業會計準則——套用指南》第231-234頁。

2 第87頁第3至4行數字應改為:

借:原材料 21 000
貸:在途物資 21 000

3 提問:(1)實務中“每個資產負債表日”代表多長時間?(2)已確認銷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發生銷售退回的,除屬於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外,一般應在發生時沖減當期銷售商品收入,此資產負債表日是指什麼?

解答:年度資產負債表日是指12月31日,對外提供中報時,資產負債表日是指月末、季末和半年末。問題(2)中資產負債表日同問題(1),但實務中,往往是指年度資產負債表日。

4.提問:第213頁[例5-33]中(3)20x9年2月1日出售設備,轉銷遞延收益餘額120 000元如何計算?

解答:該金額有誤,應改為960 000元,其具體計算如下:

政府補助總額 5 000 000元
— 結餘 200 000元
— 在該設備持有期間的分攤額
8年/10年×4 800 000= 3 840 000元
= 960 000元

5.第214頁第5行“20×2年”改為“20×1年”。

6.提問:第244頁[例6-25]中第(37)項關於債務重組的問題,債權人在對接受的產品進行入賬時,選擇的是市場價格或者說是公允價格。而在其他會計相關書籍中,關於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的描述中,債權人選擇的入賬價值應是:按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沒有確認債務重組損益。

請問,這是修改了相關會計準則的原因嗎?如是,則是否在取得的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大於債務價值時,也相應的確認債務重組收益?

解答:《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對原來的《企業會計準則——債務重組》作了修改,其中,涉及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抵債,債權人應當對受讓的非現金資產按其公允價值入賬,而不是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

根據第12號準則的規定,強調了債權人作出讓步,因此,在實務中不應該出現取得的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大於債務價值的情況。

7.提問:第72頁[例2-3]中債券的面值是2500萬元,但是在會計處理(1)中“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是2550萬元,請問2550萬元是怎么來的?

解答: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的確認和計量》第三十條和《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套用指南的規定,企業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按照公允價值計量,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務利息,應當單獨確認為應收項目。

在該例中,實際價款2600萬元,其中包含已宣告發放的債券利息50萬元,因此其成本為2550萬元。

   8.提問:第146頁[例3-17]中,產品視同銷售的成本以市場價格進行核算,而第153頁[例3-36]中,卻是以產品成本價格進行核算。它們同樣都是以自產產品用於集體福利,視同銷售,請問這兩個例題之間是否存在矛盾?

解答: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套用指南的規定,企業以其自產產品作為非貨幣性福利發放職工的,應當根據受益對象,按照該產品的公允價值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

對於資產在企業內部領用,只是資產形態的轉變,在會計上應按其成本結轉,不實現利潤。

9.提問:第168頁第8題中代墊運費1000元的發票應給哪一個公司,是甲公司還是該購買企業?第9題中醫務人員工資的借方是否沖減職工福利費?現階段的職工福利是否還按照工資的14%進行提取?

解答:(1)發票應提供給該購買企業。

(2)醫務人員工資應從管理費用中列支。

(3)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和新修訂的企業財務通則,都不再按14%計提職工福利費。

10.提問:關於交易性金融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按公允價值進行計量時,要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問題,如第73頁[例2-4]中對於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要求在處置該資產時進行調整;又如第74頁[例2-5]確認了“投資收益”。但是在教材第五章利潤部分,又要求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於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那么“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到底應該在什麼時候結平處理?教材的處理是否有矛盾之處?

解答:教材的處理沒有矛盾。

在某一期實際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先調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的發生額後,再在期末,將其餘額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