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級會計實務》考試大綱第二章4

第四節 會計憑證

一、會計憑證的意義和種類

(一)會計憑證的意義

會計憑證是記錄經濟業務發生和完成情況的書面證明,也是登記賬簿的依據

合法地取得、正確地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是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會計核算工作的起點,在會計核算中具有重要意義。

(二)會計憑證的種類

會計憑證按照編制的程式和用途不同,分為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兩類。

1.原始憑證又稱單據,是在經濟業務發生或完成時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記錄或證明經濟業務的發生或完成情況的原始憑證。

2.記賬憑證又稱記賬憑單,是會計人員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按照經濟業務的內容加以歸類,並據以確定會計分錄後所填制的會計憑證,它是登記賬簿的直接依據。

二、原始憑證

(一)原始憑證的基本內容

1.原始憑證的基本內容;

2.填制原始憑證的日期;

3.接受原始憑證單位名稱;

4.經濟業務內容(含數量、單價、金額等);

5.填制單位簽章;

6.有關人員簽章;

7.憑證附屬檔案。

(二)原始憑證的種類

1.按照來源不同分類

(1)外來原始憑證。

是指在經濟業務發生或完成時,從其他單位或個人直接取得的原始憑證。

(2)自製原始憑證。

是指由本單位內部經辦業務的部門和人員,在執行或完成某項經濟業務時填制的,僅供本單位內部使用的原始憑證。

2.按照填制手續及內容不同分類

(1)一次憑證。

是指一次填制完成、只記錄一筆經濟業務的原始憑證。

(2)累計憑證。

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多次記錄發生的同類型經濟業務的原始憑證。其特點是,在一張憑證內可以連續登記相同性質的經濟業務,隨時結出累計數及結餘數,並按照費用限額進行費用控制,期末按實際發生額記賬。

(3)匯總憑證。

是指對一定時期內反映經濟業務內容相同的若干張原始憑證,按照一定標準綜合填制的原始憑證。

3.按照格式不同分類

(1)通用憑證。

是指由有關部門統一印製、在一定範圍內使用的具有統一格式和使用方式的原始憑證。

(2)專用憑證。

是指由單位自行印製、僅在本單位內部使用的原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