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經濟法》命題規律總結及趨勢預測

一、《經濟法》教材基本結構 

從考試命題的整體情況來看,《經濟法》考試主要注重考查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法律基本理論,二是與財務會計相關的法律制度。因此在複習時應當注意將全部的知識點按照這兩種類型進行劃分,並體會兩種類型考試內容所應使用的不同複習方法。 

《經濟法》科目的考試教材共有十二章,其基本結構可概括為四部分: 

(一)總論部分 
即經濟法基礎知識部分(第一章)。這一部分每年考試所占的分值平均在3~5分左右,一般僅出現在選擇題與判斷題中。包括以下內容:經濟法調整對象,經濟法淵源,經濟法律關係,法律責任,訴訟時效,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這一部分反映出學科概況,主要為以後各章學習奠定基礎。 

(二)組織法 
分別介紹了各類企業的基本特徵、設立條件、組織機構、解散與清算,法律責任等共同問題,是經濟法考試的重點,平均每年考試分值在30~35分左右,包含了選擇、判斷與綜合題在內的各種題型。而這部分題目只要認真複習,其實並不難做,屬於考試拿分的主要部分。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內容:第二章《企業法》(其中以《個人獨資企業法》和《合夥企業法》為重點),第三章《公司法》,第四章《外商投資企業法》(其中以合資企業法為重點),第五章《破產法》。《破產法》有一定的理解難度,應在理解的基礎上重點把握。 

(三)行為規則法 
主要是《契約法》,包括總則和分則部分(第七章)。《契約法》體系龐大,理論艱深,雖然考生基於生活體驗,對於《契約法》的內容往往有著一般性的、直觀的了解,但法條與經驗畢竟不是同一層次的概念。一般來說,《契約法》的考試內容重點在於考查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因此無論是總論中《契約法》的一般證券法》、第八章《稅收法律制度基礎》、第九章《流轉稅法律制度》、第十章《所得稅法律制度》、第十一章《財產、行為和資源稅法律制度》、第十二章《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其中《證券法》與《公司法》結合點較多,是全書中所占篇幅最多的一章,歷年考試均為重點內容;《票據法》與《契約法》關係密切,法律關係最為複雜,極易在綜合題中聯動出現,合併考核;《流轉稅法律制度》、《所得稅法律制度》是稅法中的重點內容,這兩章中必有兩個計算題出現;《財產、行為和資源稅法律制度》部分,應注意客觀題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