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講義——第十四章會計法

【考點一】會計監督

1.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許可權應當明確,並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2.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和其他重要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程式應當明確;

3.資產清查的範圍、期限和組織程式應當明確;

4.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式應當明確。

【考點二】會計機構、會計人員

1.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監督

(1)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有權不予受理,並向單位負責人報告;

(2)對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予以退回,並要求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更正、補充;

(3)對弄虛作假、嚴重違法的原始憑證,在不予受理的同時,應當予以扣留,並及時向單位負責人報告。

2.對偽造、變造故意毀滅會計賬簿或者賬外設賬的行為,應當制止和糾正;制止和糾正無效的,應當向“上級主管單位”報告,請求作出處理。

3.對實物、款項進行監督,如發現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不符時,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超出會計機構、會計人員職權範圍的,應當立即向“本單位領導”報告,請求作出處理。

4.對指使、強令編造、篡改財務報告的行為,應當制止和糾正;制止和糾正無效的,應當向“上級主管單位”報告,請求處理。

5.對財務收支進行監督

(1)對審批手續不全的財務收支

(2)對違反規定不納入單位統一會計核算的財務收支

(3)對“肯定”違反國家統一的財政、財務、會計制度規定的財務收支

(4)對“認為是”違反國家統一的財政、財務、會計制度規定的財務收支

(5)對嚴重違反國家利益和社會公眾利益的財務收支

6.對違反單位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經濟活動,應當制止和糾正;制止和糾正無效的,向“單位領導人”報告,請求處理。

7.會計報表由單位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並蓋章;設定總會計師的單位並由總會計師簽名並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