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會計師考試輔導--《財務成本管理》關注各章節的主要考點

第五章投資管理
本章屬於重要的章節,近年的考分平均為12分。一般每年都有一道綜合題。
2005年本章第159頁“(二)項目系統風險的估計”重寫了。請考生在2005年考試時注意。
學習本章時,首先從總體上把握教材內容。投資項目評價步驟一般分為五步:第一,估算方案預期現金流量;第二,估計預期現金流量的風險;第三,確定折現率;第四,確定各期現金流量的現值;第五,利用評價指標判定方案的取捨。然後再進入細節學習,要把教材中公式和方法吃透,特別是教材中的典型例題,要求每一個步驟都搞清楚,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最後一定要研習歷年試題,多做一些練習。
應重點研習的歷年試題:
計算分析題:2002年第4題;
綜合題:1998年第2題;1999年第1題;2000年第2題;2001年第3題;2003年第2題,2004年第1題。
複習要點:
1.資本投資評價的基本原理(熟悉)
基本原理是:投資項目的收益率超過資本成本時,企業價值將增加;投資項目的收益率小於資本成本時,企業價值將減少。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即資本成本,它是投資人的機會成本。
2.投資項目評價基本方法的計算和套用(掌握)
(1)貼現的分析評價方法:淨現值法、現值指數法、內含報酬率法。
(2)非貼現的分析評價方法:回收期法、會計收益率法。
3.投資項目現金流量的概念、構成和估計(掌握)
4.固定資產更新項目的評價(掌握)
(1)固定資產更新決策現金流量的特點;
(2)固定資產的平均年成本的計算;
(3)固定資產的經濟壽命。
5.稅後現金流量的計算和套用(掌握)
營業現金流量=營業收入-付現成本-所得稅
=稅後淨利潤+折舊
=收入×(1-稅率)-付現成本×(1-稅率)+折舊×稅率
p152頁(例5)應重點研習,掌握每一步的計算原理和方法。
6.投資項目風險處置的方法(掌握)
(1)投資項目風險的處置方法:“調整現金流量法”和“風險調整折現率法”。來源:
(2)企業資本成本作為項目折現率的條件
應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項目的風險與企業當前資產的平均風險相同;二是公司繼續採用相同的資本結構為新項目籌資。
(3)項目系統風險的估計:“類比法”
要聯繫第四章“標準差”的計算、“相關係數”的計算、“β值”的計算、“回歸直線法”的計算。第六章流動資金管理
本章是重要章節。試題中除了客觀題外,一般每年都有計算分析題,考分在10分左右。
2005年本章教材沒有變化。
應重點研習的歷年試題:
計算分析題:1998年第2題;1999年第2題;2000年第2題;2001年第2題;2002年第1題;2003年第4題
複習要點:
1.現金收支管理應做好的幾方面工作;(熟悉)
2.最佳現金持有量的“成本分析模式”;(了解)
企業持有現金的三種成本:
①機會成本:現金持有量越大,機會成本越高;
②管理成本:與現金持有量之間沒有明顯的比例關係;
③短缺成本:隨現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隨現金持有量的減少而上升。
3.最佳現金持有量的"存貨模式"的相關成本和計算;(掌握)
(1)存貨模式下的相關成本
機會成本:現金持有量越大,機會成本越高;
交易成本:與現金持有量成反比。
(2)有關計算公式
證券市場線:
式中:t-一定時期內的現金需求量;
f-每次出售有價證券以補充現金所需的交易成本;
k-有價證券的利率。
交易成本=(t/c)×f
機會成本=(c/2)×k
總成本=機會成本+交易成本=(c/2)×k+(t/c)×f
(3)存貨模式的優缺點
現金持有量的存貨模式是一種簡單、直觀的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的方法;
缺點是,必須假定現金的流出量穩定不變,實際上這種情況是很少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