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管道和設備安裝應該繳納哪些稅(費)

道路、管道和設備安裝是指生產設備、動力設備、起重設備、運輸設備、傳動設備、醫療實驗設備及其他各種設備的裝配、安置工程作業,包括與設備相連的工作檯、梯子、欄桿的裝設工程作業和被安裝設備的絕緣、防腐、保溫、油漆等工程作業在內。

主要涉及繳納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企業所得稅等、個人所得稅和印花稅等。

(一)營業稅的計稅依據是納稅人提供工程服務,向顧客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的總和,又稱營業額。稅目為“建築業——安裝”,稅率為3%.計算公式:應納稅額=營業額*稅率。凡按“建築業——安裝”稅目徵收營業稅的建築安裝業務工程總承包人,均為其分包或者轉包工程業務應納營業稅的扣繳義務人。營業稅扣繳義務人代扣營業稅後,應依照現行有關納稅地點的規定,向其所屬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根據營業稅暫行條例第五條第(三)款“建築業的總承包人將工程分包或轉包給他人的,以工程的全部承包額減去付給分包人或者轉包人的價款後的餘額為營業額”的規定,工程承包公司承包建築安裝工程業務,即工程承包公司與建設單位簽訂承包契約的建築安裝工程業務,無論其是否參與施工,均應按“建築業”稅目徵收營業稅。工程承包公司不與建設單位簽訂承包建築安裝工程契約,只是負責工程的組織協調業務,對工程承包公司的此項業務則按“服務業”稅目徵收營業稅。建築企業以包工包料或包工代購料形式從事建築、修繕、裝飾工程作業,無論與對方如何結算,其營業額均應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及其他物資和動力的價格在內。但對建築企業確以包清工形式從事工程作業取得的收入,應按照其實際取得的營業收入額,照章徵收營業稅。

對境外機構總承包建築安裝工程的:根據營業稅暫行條例第十一條第(二)款“建築安裝業務實行分包或者轉包的,以總承包人為扣繳義務人”和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九條第(一)款“境外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內發生應稅行為而在境內未設有經營機構的,其應繳稅款以代理者為扣繳義務人;沒有代理者的,以受讓者或購買者為扣繳義務人”的規定,建築安裝工程的總承包人為境外機構,如果該機構在境內沒有機構的,則境內所設機構負責繳納其承包工程營業稅,並負責扣繳分包或轉包工程的營業稅稅款;如果該機構在境內未設有機構,但有代理者的,則不論其承包的工程是否實行分包或轉包,全部工程應納的營業稅款均由代理者扣繳;如果該機構在境內未沒有機構,又沒有代理者的,不論其總承包的工程是否實行分包或轉包,全部工程應納的營業稅稅款均由建設單位扣繳。對企業(單位)附屬的建築安裝企業承擔本企業(單位)的建築安裝工程,如果所屬建築安裝企業屬於獨立核算單位,應當徵收營業稅。如果所屬建築安裝企業屬於非獨立核算單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一條:“負有營業稅納稅義務的單位為發生應稅行為並向對方收取貨幣、貨物或其他經濟利益的單位,包括獨立核算的單位和不獨立核算的單位”的規定,凡同本單位結算工程價款的,不論是否編制工程概(預)算,也不論工程價款中是否包括營業稅稅金,均應當徵收營業稅;凡不與本單位結算工程價款的,不徵收營業稅。

(二)城市維護建設稅的計稅依據是納稅人實際繳納的營業稅稅額。稅率分別為7%、5%、1%.計算公式:應納稅額=營業稅稅額*稅率。

(三)教育費附加的計稅依據是納稅人實際繳納營業稅的稅額,附加率為3%.計算公式:應交教育費附加額=應納營業稅稅額*費率。

(四)企業所得稅的徵稅對象是提供工程作業的納稅人取得的工程收入所得和其他所得。稅率為33%.基本計算公式: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一準予扣除項目金額。應納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還設定兩檔優惠稅率,即:年應納稅所得額在3萬元(含3萬元)以下的,減按18%的稅率計算繳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萬元至10萬元(含10萬元)的,減按27%的稅率計算繳納。

(五)如果企業擁有房產產權的,需繳納房產稅,如果企業擁有土地使用權的,需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如果單位屬於“外商投資企業或外國企業”應繳納城市房地產稅、外商投資企業土地使用費。

房產稅是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範圍內,對擁有房屋產權的內資單位和個人按照房產稅原值或租金收入徵收的一種稅。房產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分為兩種:一是以房產原值為計稅依據;一種是以房產的租金為計稅依據。計算公式分別為:

年應納稅額=房產原值(評估值)*(1-扣除率)*1.2%

年應納稅額=房產租金收入*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