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資企業全部資產轉讓的所得稅處理

外商投資企業資產轉讓的所得稅處理,國家稅務總局1997年4月28日國稅發[1997]071號《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合併、分立、股權重組、資產轉讓等重組業務所得稅處理的暫行規定》有專門規定。這些規定基本適應新形勢下的新情況。但在整個企業轉讓的情況下,似不太適用。需作進一步的解析和修正。

最近,我們遇到這樣一個事例:某製衣有限公司(以下稱m企業)是中國a企業與日本b企業各投資75%、25%成立的合資企業。今年以15萬美元的價格將整個企業轉讓給韓國c企業。企業照常進行經營。轉讓前進行了資產評估。評估前資產總計238萬元,負債總計237萬元,淨資產1萬元。評估後資產總計273萬元,負債總計237萬元,淨資產36萬元。15萬美元按8.2匯率計算是123萬元人民幣。

國稅發[1997]071號文規定,“(一)企業取得的資產轉讓收益或損失,應依照稅法及其實施細則及有關規定,計入其當期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所得稅。(二)受讓方所受讓的各項資產,可按該各項資產的實際受讓價,計入受讓方有關資產項目。如受讓資產項目繁多或者與商謄或經營業務一併作價受讓,不易分別計算各項資產受讓價的,可以按有關資產在轉讓方帳面的淨值,計入受讓方有關資產帳目;其實際受讓總價與該有關資產帳面淨值的差額,可作為商譽或經營業務的受讓價金額,單獨列為受讓方的無形資產,在資產受讓之日起不少於十年的期限內平均攤銷,資產受讓後的企業剩餘經營期不足十年的,在企業剩餘經營期內平均攤銷。”(中華會計網校著作權所有嚴禁轉載)

這裡就有兩個問題:一是按照以上(一)的規定怎么徵稅?二是按照以上(二)新合資企業帳上的資產怎么計價?企業部分資產轉讓,按以上(一)的規定,可以徵稅。

整個企業轉讓,該企業並不取得收益。收益是被a企業和b企業取得。筆者認為,只能對b企業取得的收入減去其出資額徵收預提稅。以上(二)的“實際受讓價”是指238萬元?還是273萬元?或者是123萬元?企業部分資產轉讓,國稅發[1997]071號文很適用。例如以123萬元轉讓帳面價值100萬元的資產,新企業按100萬元原價計帳,另將23萬元計無形資產即可。以上製衣有限公司的情形就不能這樣作。這裡的“實際轉讓價”就不可能是123萬元,而只能是238萬元。該企業不清算,繼續照常經營,按現行稅法資產不準重估價。所以也不能按273萬元計帳。

用以上事例進行理性分析,企業部分資產轉讓和整個企業轉讓,許多概念是不同的。如,(一)項的“企業取得的資產轉讓收益”,這裡的“企業”,在部分資產轉讓情況下,可以指m企業;在整個企業的轉讓情況下,就不指m企業,因為m企業不可能轉讓m企業,而指a企業和b企業,是a企業和b企業把他們共同擁有的m企業轉讓給了c企業。m企業還是m企業,只是細分別可以稱為轉讓前的m企業和轉讓後的m企業。有收益的是a企業和b企業。再如,(二)項的“受讓方”的概念也不同。部分資產轉讓情況下,決不會是m企業。而整個企業轉讓情況下,可以是m企業(嚴格講是c企業,是a企業和b企業把m企業轉讓給了c企業)但是應稱為“轉讓後的m企業”。還有,(二)項的“實際受讓價”,部分資產轉讓情況下,是指該資產的轉讓價,即15萬美元;整個企業轉讓情況下,15萬美元買的不只是“資產”,還有“負債”,實質是淨資產。“實際受讓價”是m企業評估前的資產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