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稅務師考試《財務與會計》科目考前分析

  熟悉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知識體系,掌握我國企業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具體實務操作技能,是執業註冊稅務師應具備的。 
我國從1999年第一次舉行全國註冊稅務師執業資格考試以來,《財務與會計》一直是五門考試科目之一,廣大考生對此科目也非常重視。這些年,從本科目的考題以及考生的考試成績等情況來分析,筆者認為,試題具有涵蓋內容多、知識面廣、套用性和實務性強、與現行政策法規緊密結合、計算量大等特點。 
 首先,從本科目的考試大綱和指定教材所涵蓋的內容以及涉及的知識面來說,本科目包括《企業財務管理》和《企業財務會計》兩門課程,其中,財務部分主要闡述了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識,會計部分比較全面地說明了我國當前企業財務會計核算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實務處理。因此,要求考生既要掌握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識,又要掌握企業財務會計核算的基本理論與實務操作。從這些年考試命題的題量分布來看,財務部分每年占30%左右,會計部分每年占70%左右,考題內容涵蓋了考試大綱及指定教材的重要內容。 
 其次,本科目考試,要求考生將財務與會計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和企業具體經濟業務的處理緊密結合,其套用性和實務性很強;同時要求考生能夠正確分析和解決企業財務與會計工作的一般問題以及部分較為複雜的問題,重視測試考生對財務與會計知識的理解程度和實際套用能力,以適應稅務代理實務工作的開展。特別是近兩年的考試題目,屬於實務套用的試題占絕大部分,實務套用試題中往往需要一定難度的計算量。另外,本科目中的會計部分,不僅考試比重大、實務性強,而且與當前我國的企業會計制度改革緊密結合,要求考生了解、掌握相關政策法規的規定,並據此準確解答考試題目,注重考生對指定教材中新知識、新內容的掌握程度,測試考生的知識更新情況。從2003年指定教材來看,考題主要以財政部2000年12月29日印發的《企業會計制度》和截至2002年12月財政部發布的具體會計準則的規定為依據。從歷年考題的特點,我們可以看出《財務與會計》科目命題考試的基本思路,即嚴格以考試大綱、指定教材為命題的基本依據,以不超綱為基本原則;考試內容和題量分布涵蓋考試大綱和指定教材的重要內容,並能體現重點突出的原則;考題的難易程度,以體現註冊稅務師執業必須具備的財務與會計的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原則?
根據上述對歷年來本科目考試試題特點和基本命題思路的分析,針對2003年本科目的複習備考,筆者認為,考生在準備註冊稅務師《財務與會計》科目考試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本科目90道考題均屬於單選或多選等客觀題型,出題的範圍廣泛,不容易把握。考生在複習備考時,首先應當全面系統地閱讀《財務與會計》指定教材,領會教材中的內容,掌握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基本理論,弄懂基本方法的內涵。其次,要認識各章之間的聯繫,注意區分相近的概念和相類似的問題,並掌握它們之間的聯繫。再次,在全面系統學習的基礎上,要深入學習重點章節。所謂的重點章節,主要是指本科目考試中的計算題和綜合題的各個出題點。從各年的情況看,雖然考題每年均有所變化,但總體上是以本科目中那些實務性強、有一定計算或處理難度以及各年指定教材中新出現的內容為重點的。所以,考生要在全面系統學習的基礎上把握重點,而不要採取“猜題”、“押題”式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