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管理知識》課堂筆記第一講

註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安全生產管理知識》課堂筆記-第一講 安全生產管理概述

第一章 

  安全生產管理概述

基本要求:

檢驗應考人員對安全生產管理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對現代安全生產管理理論的熟悉程度;對我國安全生產工作現狀和安全生產管理方針的熟悉程度。

考試內容:

第一節   安全生產管理基本概念

1.熟悉勞動保護、職業安全衛生、安全生產等基本內容;
2.掌握事故、事故隱患、危險、重大危險源等分類原則;
3.掌握安全、本質安全、安全生產管理等基本要求。

第二節   現代安全生產管理理論簡介

1.了解安全生產管理的發展歷史;
2.熟悉安全生產管理的原理與原則;
3.熟悉事故致因理論; 
4.掌握事故預防原理與基本原則。

第三節   我國安全生產管理方針

1.了解我國安全生產工作現狀;
2.熟悉我國安全生產管理方針及其含義。

第二章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

基本要求:

檢驗應考人員對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掌握程度;對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組織保障的熟悉程度;對安全生產投入制度的熟悉程度;對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的熟悉程度;對建設項目(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三同時”制度的掌握程度;對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檢查制度的掌握程度;對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及勞動防護用品管理知識的掌握程度。

考試內容:

第一節   安全生產責任制

1.了解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必要性;
2.熟悉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要求;
3.掌握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內容。

第二節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組織

1.了解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設定要求;
2.熟悉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設定要求。

第三節   安全生產投入

1.了解對安全生產投入的基本要求;
2.熟悉編制安全技術措施計畫的基本原則;
3.熟悉編制安全技術措施計畫的方法。

第四節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1.了解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要求;
2.掌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對象和內容;
3.掌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形式和方法。

第五節   建設項目 三同時

1.了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的法律依據;
2.掌握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的定義和內容。

第六節   安全生產檢查

1·熟悉安全生產檢查的類型及內容;
2.掌握安全生產檢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式。

第七節 · 勞動防護用品管理

1.熟悉勞動防護用品的分類;
2:熟悉勞動防護用品的選用原則及發放要求;
3.掌握勞動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方法。

第三章   安全評價

基本要求:

檢驗應考人員對安全評價分類及其內容的掌握程度;對安全評價程式的掌握程度;對危險、有害因素分類及辨識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安全評價方法的熟悉程度;對安全評價報告編寫的掌握程度。

考試內容:

第一節   安全評價的分類

1.了解安全評價的分類;
2.熟悉安全預評價的概念及內容;
3.熟悉安全驗收評價的概念及內容;
4.掌握安全現狀評價的概念及內容;
5.掌握專項安全評價的概念及內容。

第二節   安全評價的程式

1.了解安全評價的一般程式;
2.熟悉安全評價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和評價單元的劃分

1.熟悉危險、有害因素的分類及辨識方法;
2.掌握安全評價單元的劃分原則與方法。

第四節   安全評價方法

1.了解安全評價方法的分類;
2.熟悉常用安全評價的方法。

第五節   安全評價報告

1.了解安全評價報告的主要內容;
2.掌握安全評價報告的格式。

第四章   重大危險源辨識與監控

基本要求:

檢驗應考人員對重大危險源基礎知識及辨識標準的掌握程度;對重大危險源的評價與監控措施的掌握程度。

考試內容:

第一節   重大危險源的基本知識及辨識標準

1.熟悉重大危險源的基本知識;
2.掌握重大危險源的辨識標準和方法。

第二節   重大危險源的評價與監控

1.熟悉重大危險源的評價方法;
2.掌握重大危險源的監控措施。

第五章   事故應急救援

基本要求:

檢驗應考人員對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的熟悉程度;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掌握程度;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與評審的掌握程度。

考試內容:

第一節   事故應急救援體系

1.了解事故應急救援的基本任務與特點;
2.熟悉我國有關法律法規對事故應急救援的要求;
3.掌握事故應急救援管理過程(四個層次——預防、準備、回響、恢復);
4.熟悉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的組織結構、支持保障系統的內容。

第二節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策劃與編制

1.了解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作用、層次及檔案體系;
2.熟悉策劃應急救援預案時應考慮的因素及編制過程;
3.掌握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核心要素及編制要求。

第三節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與評審

1.了解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的基本要求;
2.熟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的類型、基本任務及實施過程;
3.了解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效果的評審方法及內容。

第六章   職業危害與職業病管理

基本要求:

檢驗應考人員對職業危害因素與職業病的了解程度;對職業危害因素監測的掌握程度;對作業場所衛生評價的了解程度;對職業危害申報的掌握程度和對職業病報告的了解程度。

考試內容:

第一節   職業危害與職業病

1.掌握職業危害因素的分類;
2.了解職業病的分類;
3.了解職業病發生的條件。

第二節   職業危害評價與管理

1.了解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的依據;
2.了解有害作業分級評價的內容;
3.熟悉作業環境的監測方法。

第三節   職業危害申報及職業病報告

1.掌握職業危害申報內容、程式;
2.了解職業病報告內容。

第七章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基本要求:

檢驗應考人員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熟悉程度;對生產經營單位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方法與步驟的熟悉程度;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審核與認證程式的了解程度。

考試內容:

第一節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

基本運行模式與要素
1.熟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基本運行模式;
2.掌握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要素構成及其內容要求。

第二節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建立的方法與步驟
1.熟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初始評審及體系策劃的內容;
2.了解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檔案的內容和結構。

第三節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審核與認證

1.了解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審核的類型;
2.了解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程式。

第八章   安全生產監督監察

基本要求:

檢驗應考人員對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包括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的熟悉程度;對煤礦安全生產監察的了解程度;對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的了解程度。

考試內容:

第一節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1.了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體制;
2.熟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人員的職責;
3.熟悉安全生產(包括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的方式與內容。

第二節   煤礦安全生產監察

1.熟悉煤礦安全生產監察體制;
2.了解煤礦安全生產監察人員的職責;
3.了解煤礦安全生產監察的方式與內容。

第三節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

1.熟悉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體制;
2.了解特種設備安全生產監察人員的職責;
3.了解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的方式與內容。

考試說明

一、考試性質

註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是由人事部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同組織實施的一項執業資格準入制度的考試,該考試每年在全國範圍內舉行一次,該考試為滾動考試(每兩年為一個滾動周
期),參加四個科目考試的人員必須在連續兩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應試科目,免試部分科目的人員必須在一個考試年度內通過應試科目的考試,方可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證書》,該證書全國範圍內有效。

二、考試方式

註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的方式為閉卷考試,在答題卡或試卷上作答。

三、考試科目

考試科目分為四科,分別是:《安全生產法及相關法律知識》、《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安全生產技術》和《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

四、考試題型

前三個科目的考試題型為客觀題,分為“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單項選擇題”要求從備選項中選擇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作為答案。“多項選擇題”的每題備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的選項,選錯、漏選均不得分。在全部選擇題中,有70個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15個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
第三科目《安全生產技術》試卷由1組必答題和3組選答題組成,必答題為本科目通用部分內容;3組選答題為本科目的專業部分內容,即“礦山安全技術”、“建築工程施工安全技術”和“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考生須完成必答題(占分值的80%)的內容和任意1組選答題(占分值的20%)的內容。

第四科目《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的題型為主觀題,即根據所給出的案例內容,回答所提出的問題,答案寫在試卷上。考試內容根據考試大綱包含“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和控制措施案例分析”和“應急預案案例分析”的內容,同時本科目考試內容覆蓋前三科的知識,綜合性較強。
四個科目每科試卷總分均為100分。

五、考試時間

2005年考試於9月10日和9月11日兩天進行,每個半天考一個科目,全部四個科目的考試時間均為150分鐘。

附屬檔案2

考試樣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

粉塵檢測是以科學的方法對生產環境空氣中粉塵的含量及其物理化學性狀進行測定、分析和檢查的工作。下列方法中用來測量粉塵分散度的方法是(  ).

a.濾膜測塵法 
b.焦磷酸質量法
c  光散射法 
d.紅外分光分析法

(答案:c)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每題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錯選、少選均不得分)

在無法通過計畫來實現本質安全時,要使用安全裝置來消除危險。設定安全裝置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  )。

a.安全裝置的的強度
b.將危險部位消失在視線之外
c.考慮人的疲勞因素
d.安全裝置對機器的影響
e.工作平台的位置及高度

(答案:acde)

三、案例分析題

某小區建築施工重大傷亡事故原因調查與損失計算。

1.工程概況

x x小區建築面積為8000平方米,工程總造價為8000萬元。由x x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x x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承包,室內外裝飾、外
腳手架及升降機拆除等工程施工由x x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分包。該工程於2000年12月25日開工,2001年12月31日主體工程完工,2002年9月2
日裝飾工程完工,2002年9月9日開始拆除外腳手架及施工升降機(外用電梯)。

2.設備情況

施工升降機是x x機械工具有限公司生產的人貨兩用施工升降機(以下簡稱升降機),該升降機經技術鑑定後,於2001年7月取得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特種設備製造安全認可證,價值300萬元。根據升降機安裝拆除專項施工方案的要求,該升降機的拆卸程式為:
(1)將吊籠提升到高處,停放在頂部向下數第三排的橫桿上,並用腳手架鋼管固定。
(2)拆除曳引機和對重籠圍欄。
(3)拆卸對重箱。
(4)拆卸曳引鋼絲繩、吊籠、安全鋼絲繩及安全繩墜重。
(5)切斷主電源,拆除電控箱的電源線和控制線等。
(6)拆卸中間滑輪,對重滑輪和上下滑輪。
(7)卸天梁、頂橫粱、橫桿、斜桿、吊籠導軌和對重導軌,立角鋼、附牆裝置、井架門。
(8)拆卸曳引機。
該升降機吊籠防墜裝置共有4種:即懸停系統、防墜安全器、應急防墜和防松、斷繩保護裝置。而這4種安全防護裝置最終都將通過安全鋼絲繩發揮作用。

3.事故經過

9月9日下午2時30分左右,機修班組負責人王一帶領王二、王三、王四進入施工現場,對升降機進行降層拆卸工作(從十七層降至十五層),王一在一樓看護,其餘3人到升降機頂進行拆卸工作。首先拆去了用於防止吊籠墜落的安全鋼絲繩。3時30分,在執行上述拆卸程式4的時候,曳引機捲筒鋼絲繩突然在捲筒處斷裂,吊籠墜落至十五層撞到墊設的兩根鋼管,墊設在十五層上的兩根鋼管由於無法承受吊籠的衝擊而彎曲,與吊籠一起墜落至樓底,吊籠內三人經醫院搶救無效,先後死亡。三人在醫院的搶救費5萬元,每人撫恤費10萬元,公司停工一個月,損失300萬元,升降機修復費用100萬元。

問題:
1.請確定這次事故的事故類別。
2.請確定這起事故的起因物、致害物。
3.請確定這次事故存在的不安全狀態和不安全行為。
4.請計算這次事故造成的損失工作日和直接經濟損失。

參考答案:

1.高處墜落。
2.起因物:曳引機捲筒鋼絲繩(或起重機械);致害物:吊籠(或起重機械)。
3.不安全狀態:鋼絲繩有缺陷(或設備、設施、工具、附屬檔案有缺陷);不安全行為:違規先拆除了安全鋼絲繩(或造成安全裝置失效)。
4.損失工作日:18000日;直接經濟損失:135萬元。

大綱變化情況

1.刪除了2004年大綱中第三章第七節“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和第九節“工傷保險”內容
2.更改了“第六章職業病危害管理”第二節“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及控制”內容。改為:第二節  職業危害評價與管理,第三節  職業危害申報及職業病報告

第一章   安全生產管理概述

大綱要求:

檢驗應考人員對安全生產管理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對現代安全生產管理理論的熟悉程度;對我國安全生產工作現狀和安全生產管理方針的熟悉程度。
考試內容:

第一節   安全生產管理基本概念

1.熟悉勞動保護、職業安全衛生、安全生產等基本內容;
2.掌握事故、事故隱患、危險、重大危險源等分類原則;
3.掌握安全、本質安全、安全生產管理等基本要求。

第二節   現代安全生產管理理論簡介

1.了解安全生產管理的發展歷史;
2.熟悉安全生產管理的原理與原則;
3.熟悉事故致因理論; 
4.掌握事故預防原理與基本原則。

第三節   我國安全生產管理方針

1.了解我國安全生產工作現狀;
2.熟悉我國安全生產管理方針及其含義。

大綱變化情況

1.改變:2004年大綱第二節“3.了解系統安全理論”更改為2005年大綱第二節“ 3.熟悉事故致因理論;”

本講要點

1 . 事故、事故隱患、危險、重大危險源等分類原則;
2 .安全、本質安全、安全生產管理等基本要求。
3.安全生產管理的原理與原則;
4.事故致因理論;
5.事故預防原理與基本原則。
6.我國安全生產管理方針及其含義

第一節  安全生產管理基本概念

一、安全生產、勞動保護與職業安全衛生

(一)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是為了使生產過程在符合物質條件和工作秩序下進行,防止發生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等生產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險、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與健康、設備和設施免受損壞、環境免遭破壞的總稱。

(二)勞動保護

勞動保護是依靠科學技術和管理,採取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生產過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環境、不安全設備和設施、不安全環境、不安全場所和不安全行為,防止傷亡事故和職業危害,保障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的總稱。

(三)職業安全衛生

職業安全衛生是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和職業衛生的統稱。它是以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為目的的工作領域,以及在法律法規、技術、設備與設施、組織制度、管理機制、宣傳教育等方面的所有措施、活動和事物。目前,職業安全衛生與勞動安全衛生可以作為同義詞使用。

二、事故、事故隱患、危險、危險源與重大危險源

(一)事故

在生產過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員死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種,我國在工傷事故統計中,按照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將工傷事故分為20類,分別為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冒頂片幫、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藥爆炸、鍋爐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傷害等。

(二)事故隱患

事故隱患泛指生產系統中可導致事故發生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上的缺陷。
考慮事故起因,可將事故隱患歸納為21類,即火災、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漏、腐蝕、觸電、墜落、機械傷害、煤與瓦斯突出、公路設施傷害、公路車輛傷害、鐵路設施傷害、鐵路車輛傷害、水上運輸傷害、港口碼頭傷害、空中運輸傷害、航空港傷害、其他類隱患等。

(三)危險

根據系統安全工程的觀點,危險是指系統中存在導致發生不期望後果的可能性超過了人們的承受程度。從危險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險是人們對事物的具體認識,必須指明具體對象,如危險環境、危險條件、危險狀態、危險物質、危險場所、危險人員、危險因素等。
一般用危險度來表示危險的程度。在安全生產管理中,危險度用生產系統中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與嚴重性給出,即:
r=f(f,c)
式中r——危險度;
f——發生事故的可能性;
c——發生事故的嚴重性。

(四)危險源

從安全生產角度,危險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員傷害、疾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或其他損失的根源或狀態。

(五)重大危險源

廣義上說,可能導致重大事故發生的危險源就是重大危險源。
我國標準《重大危險源辨識》(gb 18218—2000)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九十六條重大危險源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於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當單元中有多種物質時,如果各類物質的量滿足式(1—2),就是重大危險源。

 n
∑qi/qi≥1  (1—2)
 i=1

式中  gi——單元中物質i的實際存在量;

  qi——物質i的臨界量;
 n——單元中物質的種類數。

三、安全、本質安全與安全生產管理

( ) 安全

安全是指生產系統中人員免遭不可承受危險的傷害。在生產過程中,不發生人員傷亡、職業病或設備、設施損害或環境危害的條件,是指安全條件。不因人、機、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導致系統失效、人員傷害或其他損失,是指安全狀況。

( ) 本質安全

本質安全是指設備、設施或技術工藝含有內在的能夠從根本上防止發生事故的功能。具體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1)失誤一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誤,也不會發生事故或傷害,或者說設備、設施和技術工藝本身具有自動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的功能。
(2)故障一安全功能。指設備、設施或技術工藝發生故障或損壞時,還能暫時維持正常工作或自動轉變為安全狀態。
上述兩種安全功能應該是設備、設施和技術工藝本身固有的,即在它們的規劃設計階段就被納入其中,而不是事後補償的。
本質安全是安全生產管理預防為主的根本體現,也是安全生產管理的最高境界。實際上,由於技術、資金和人們對事故的認識等原因,目前還很難做到本質安全,只能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

( ) 安全生產管理

安全生產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安全科學的一個分支。所謂安全生產管理,就是針對人們生產過程的安全問題,運用有效的資源,發揮人們的智慧,通過人們的努力,進行有關決策、計畫、組織和控制等活動,實現生產過程中人與機器設備、物料、環境的和諧,達到安全生產的目標。
安全生產管理的目標是,減少和控制危害,減少和控制事故,儘量避免生產過程中由於事故所造成的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環境污染以及其他損失。安全生產管理包括安全生產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監督檢查、工藝技術管理、設備設施管理、作業環境和條件管理等。

安全生產管理的基本對象是企業的員工,涉及到企業中的所有人員、設備設施、物料、環境、財務、信息等各個方面。安全生產管理的內容包括: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安全生產策劃、安全培訓教育、安全生產檔案等。

第二節現代安全生產管理理論簡介

安全生產管理隨著安全科學技術和管理科學的發展而發展,系統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的出現,使安全生產管理的內容、方法、原理都有了很大的拓展。

一、安全生產管理髮展歷史

二、安全生產管理原理與原則

安全生產管理作為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遵循管理的普遍規律,既服從管理的基本原理與原則,又有其特殊的原理與原則。
原理是對客觀事物實質內容及其基本運動規律的表述。原理與原則之間存在內在的、邏輯對應的關係。安全生產管理原理是從生產管理的共性出發,對生產管理工作的實質內容進行科學分析、綜合、抽象與概括所得出的生產管理規律。
原則是根據對客觀事物基本規律的認識引發出來的,需要人們共同遵循的行為規範和準則。安全生產原則是指在生產管理原理的基礎上,指導生產管理活動的通用規則。
原理與原則的本質與內涵是一致的。一般來說,原理更基本,更具普遍意義;原則更具體,對行動更有指導性。

(一)系統原理

1.系統原理的含義

系統原理是現代管理學的一個最基本原理。它是指人們在從事管理工作時,運用系統理論、觀點和方法,對管理活動進行充分的系統分析,以達到管理的最佳化目標,即用系統論的觀點、理論和方法來認識和處理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所謂系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若干部分組成的有機整體。任何管理對象都可以作為一個系統。系統可以分為若干個子系統,子系統可以分為若干個要素,即系統是由要素組成的。按照系統的觀點,管理系統具有6個特徵,即集合性、相關性、目的性、整體性、層次性和適應性。

安全生產管理系統是生產管理的一個子系統,包括各級安全管理人員、安全防護設備與設施、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安全生產操作規範和規程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信息等。安全貫穿於生產活動的方方面面,安全生產管理是全方位、全天候和涉及全體人員的管理。

2.運用系統原理的原則


(1)動態相關性原則。動態相關性原則告訴我們,構成管理系統的各要素是運動和發展的,它們相互聯繫又相互制約。顯然,如果管理系統的各要素都處於靜止狀態,就不會發生事故。

(2)整分合原則。高效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必須在整體規劃下明確分工,在分工基礎上有效綜合,這就是整分合原則。運用該原則,要求企業管理者在制定整體目標和進行巨觀決策時,必須將安全生產納入其中,在考慮資金、人員和體系時,都必須將安全生產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考慮。

(3)反饋原則。反饋是控制過程中對控制機構的反作用。成功、高效的管理,離不開靈活、準確、快速的反饋。企業生產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在不斷變化,所以必須及時捕獲、反饋各種安全生產信息,以便及時採取行動。

(4)封閉原則。在任何一個管理系統內部,管理手段、管理過程等必須構成一個連續封閉的迴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動,這就是封閉原則。封閉原則告訴我們,在企業安全生產中,各管理機構之間、各種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間,必須具有緊密的聯繫,形成相互制約的迴路,才能有效。

(二)人本原理

1.人本原理的含義

在管理中必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體現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這就是人本原理。以人為本有兩層含義:一是一切管理活動都是以人為本展開的,人既是管理的主體,又是管理的客體,每個人都處在一定的管理層面上,離開人就無所謂管理;二是管理活動中,作為管理對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統各環節,都是需要人掌管、運作、推動和實施。

2.運用人本原理的原則

(1)動力原則。推動管理活動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須有能夠激發人的工作能力的動力,這就是動力原則。對於管理系統,有3種動力,即物質動力、精神動力和信息動力。
(2)能級原則。現代管理認為,單位和個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並且可按照能量的大小順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級,就像原子中電子的能級一樣。在管理系統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級,根據單位和個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發揮不同能級的能量,保證結構的穩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這就是能級原則。
(3)激勵原則。管理中的激勵就是利用某種外部誘因的刺激,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科學的手段,激發人的內在潛力,使其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就是激勵原則。人的工作動力來源於內在動力、外部壓力和工作吸引力。
講解:於古順
(三)預防原理

1.預防原理的含義

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應該做到預防為主,通過有效的管理和技術手段,減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這就是預防原理。

2.運用預防原理的原則

(1)偶然損失原則。事故後果以及後果的嚴重程度,都是隨機的、難以預測的。反覆發生的同類事故,並不一定產生完全相同的後果,這就是事故損失的偶然性。偶然損失原則告訴我們,無論事故損失的大小,都必須做好預防工作。
(2)因果關係原則。事故的發生是許多因素互為因果連續發生的最終結果,只要誘發事故的因素存在,發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或遲或早而已,這就是因果關係原則。
(3)3e原則。造成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的原因可歸結為4個方面,技術原因、教育原因、身體和態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針對這4方面的原因,可以採取3種防止對策,即工程技術(engineering)對策、教育(education)對策和法制(enforcement)對策,即所謂3e原則。
(4)本質安全化原則。本質安全化原則是指從一開始和從本質上實現安全化,從根本上消除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從而達到預防事故發生的目的。本質安全化原則不僅可以套用於設備、設施,還可以套用於建設項目。

(四)強制原理

1.強制原理的含義

採取強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願和行為,使個人的活動、行為等受到安全生產管理要求的約束,從而實現有效的安全生產管理,這就是強制原理。所謂強制就是絕對服從,不必經被管理者同意便可採取控制行動。

2.運用強制原理的原則

(1)安全第一原則。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進行生產和其他工作時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當生產和其他工作與安全發生矛盾時,要以安全為主,生產和其他工作要服從於安全,這就是安全第一原則。
(2)監督原則。監督原則是指在安全工作中,為了使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得到落實,必須設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企業生產中的守法和執法情況進行監督。

三、事故致因理論

事故發生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和特點,只有掌握了事故發生的規律,才能保證安全生產系統處於安全狀態。前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對事故進行研究,給出了很多事故致因理論,下面簡要介紹幾種。

(一)事故頻發傾向理論

1939年法默和查姆勃等人提出了事故頻發傾向理論。事故頻發傾向是指個別容易發生事故的穩定的個人內在傾向。事故頻發傾向者的存在是工業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即少數具有事故頻發傾向的工人是事故頻發傾向者,他們的存在是工業事故發生的原因。如果企業中減少了事故頻發傾向者,就可以減少工業事故。

(二)海因里希因果連鎖理論

海因里希把工業傷害事故的發生髮展過程描述為具有一定因果關係事件的連鎖,即:人員傷亡的發生是事故的結果,事故的發生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是由於人的缺點造成的,人的缺點是由於不良環境誘發或者是由先天的遺傳因素造成的。
海因里希將事故因果連鎖過程概括為以下5個因素:遺傳及社會環境,人的缺點,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事故,傷害。海因里希用多米諾骨牌來形象地描述這種事故的因果連鎖關係。在多米諾骨牌系列中,一枚骨牌被碰倒了,則將發生連鎖反應,其餘幾枚骨牌相繼被碰倒。如果移去中間的一枚骨脾,則連鎖被破壞,事故過程被中止。他認為,企業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消除機械的或物質的不安全狀態,中斷事故連鎖的進程,從而避免事故的發生。

(三)能量意外釋放理論

1961年,吉布森提出了事故是一種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釋放,各種形式的能量是構成傷害的直接原因。因此,應該通過控制能量或控制作為能量達及人體媒介的能量載體來預防傷害事故。
1966年,在吉布森的研究基礎上,哈登完善了能量意外釋放理論,提出“人受傷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種能量的轉移”,並提出了能量逆流於人體造成傷害的分類方法,將傷害分為兩類:第一類傷害是由於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損傷閾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類傷害是由影響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換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凍傷。哈登認為,在一定條件下,某種形式的能量能否產生造成人員傷亡事故的傷害取決於能量大小、接觸能量時間長短和頻率以及力的集中程度。根據能量意外釋放論,可以利用各種禁止來防止意外的能量轉移,從而防止事故的發生。

(四)系統安全理論

在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美國研製洲際飛彈的過程中,系統安全理論應運而生。

系統安全理論包括很多區別於傳統安全理論的創新概念:

(1)在事故致因理論方面,改變了人們只注重操作人員的不安全行為,而忽略硬體故障在事故致因中的作用的傳統觀念,開始考慮如何通過改善物的系統可靠性來提高複雜系統的安全性,從而避免事故。
(2)沒有任何一種事物是絕對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潛伏著危險因素。通常所說的安全或危險只不過是一種主觀的判斷。
(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險源,可以減少來自現有危險源的危險性,寧可減少總的危險性而不是只徹底去消除幾種選定的風險。
(4)由於人的認識能力有限,有時不能完全認識危險源及其風險,即使認識了現有的危險源,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現,又會產生新的危險源。
 講解:於古順
四、事故預防與控制的基本原則

事故預防與控制包括事故預防和事故控制。事故預防是指通過採用技術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發生;事故控制是通過採取技術和管理手段,使事故發生後不造成嚴重後果或使後果儘可能減小。對於事故的預防與控制,應從安全技術、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等方面人手,採取相應對策。

安全技術對策著重解決物的不安全狀態問題。安全教育對策和安全管理對策則主要著眼於人的不安全行為問題。安全教育對策主要是使人知道哪裡存在危險源,如何導致事故,事故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如何,對於可能的危險應該怎么做。安全管理措施則是要求必須怎么做。

第三節   我國安全生產工作現狀及管理方針

一、我國安全生產工作現狀

(一)安全生產事故情況

近幾年來,我國平均每年因各類事故死亡人數都在10萬人左右,發生各類事故100多萬起。以2004年為例,全國共發生各類事故803571起,死亡136755人。安全生產事故的總體現狀是:工礦企業事故發生總數有下降趨勢,事故發生次數多,事故傷亡人數多,事故發生率遠高於美國、英國、日本等工業化國家,重大事故和特別重大事故多發和死亡人數多是安全生產事故的一大特點。
  講解:於古順
(二)安全生產法律體系建設情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相繼制定並頒布了近20部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和行政法規,如《海上交通安全法》、《鐵路法》、《礦山安全法》、《民航法》、《煤炭法》、《公路法》、《建築法》和《消防法》等。這些法律和行政法規對依法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了安全生產法制建設。

2002年,為全面、完整地反映國家關於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基本方針、基本原則,確定對各行業、各部門和各類企業普遍適用的安全生產基本管理制度,並對安全生產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共性的、基本的法律問題作出統一規範,全國人大頒布實施了《安全生產法》。以《安全生產法》為核心,包括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地方性安全生產法規和規章的我國安全生產法律體系正在逐步建立並完善。

2004年,國務院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和《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這是黨和政府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又一重大舉措,有力地推動了全國的安全生產工作。

(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情況

近年來,國家、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市)、縣(區)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相繼建立,安全監管體系日趨健全。目前,市、縣兩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建立率達到90.7%和76.4%,全國共有安全監管人員2.5萬人。國家還增大了對一些高風險行業的安全生產監察力度,如在2003年,僅煤礦監察機構就監察礦井23896處次,下達現場處理決定書41075份。但整體上還存在薄弱環節,如安全生產監察執法人數少、監督機構不夠健
全、監督執法人員素質低等。

(四)安全生產技術情況

隨著我國經濟能力的增強,國家已經規定淘汰了兩批落後設備。企業按照產品升級換代的需要,也逐漸淘汰了一些落後的工藝和設備,自主開發和引進了一些先進的安全檢測、監測儀器設備。國家整體安全生產技術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是,總體安全技術水平仍然比較低,特別是安全監測技術設備、應急救援技術裝備遠遠落後於工業化國家。

(五)安全生產管理情況

2003年,全國絕大部分煤礦,超過50﹪的非煤礦山和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完成了安全評估工作。2003年,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及其他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要求,大型建設項目、高風險建設項目和高風險企業開展了安全預評價和安全現狀綜合評價,使其整體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應該看到,我國大部分企業的管理水平還很低。
講解:於古順
二、安全生產管理方針及其含義

《安全生產法》在總結我國安全生產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規定為我國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方針。

所謂“安全第一”,就是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在處理保證安全與生產經營活動的關係上,要始終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優先考慮從業人員和其他人員的人身安全,實行“安全優先”的原則。在確保全全的前提下,努力實現生產的其他目標。

所謂“預防為主”,就是按照系統化、科學化的管理思想,按照事故發生的規律和特點,千方百計預防事故的發生,做到防患於未然,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小結:本講簡要介紹安全生產管理的發展歷史、我國安全生產工作現狀和我國安全生產管理方針,闡述安全生產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要求大家重點掌握安全生產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