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法》五字訣第二章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保障

第二章 生產經營單位的 安全生產保障

二章內容多,二十八條款,
生產經營者,責任重如山。
三萬六千行,行行要安全。
安全全方位,全員全過程。
生產或經營,安全條件先,
條件不安全,不經營生產(16)*5。
主要負責人,職責六方面:
安全責任制;制度和規程;
要確保投入;要消除隱患;
如實報事故;訂應急預案(17)。
必需之投入,負責人保證,
投入若不足,擔後果責任(18)。
三大高危區*6,設安全機構,
人員須專職,素質要精專;
三大區之外,超過三百人,
也要設機構,或配專職人;
三百人以下,安管專或兼;
或托相關人,搞管理服務,
安全工程師,可以擔此任;
若委託管理,責任仍不變(19)。
主要負責人,安全專管員,
知識和能力,一定要適應;
三大高危區,主要負責人,
安全專管員,條件更要嚴,
考核合格後,方可擔此任;
主管部門考,考核不收銀(20)。
從業人員多,人人要培訓:
應知和應會,制度和規程,
操作技能熟,安全之根本。
未教育培訓,上崗作業禁(21)!
生產用“四新”※7,熟安全特性,
培訓要專門,防護措施硬(22)。
特種作業人,培訓有規定,
要想上崗去,先考特作證(23)。
安全“三同時”,歷來有規定,
安全設施費,要納入概算(24)。
礦山、危險品※8,建設有規定:
要安全評價,要條件論證(25)。
安全設計人,負重要責任;
礦山、危險品,設計更要嚴,
按規定審查,負審查責任(26)。
礦山、危險品,施工要求嚴,
按設計施工,負質量責任;
生產使用前,按規定驗收,
驗收合格後,可生產使用;
驗收單位、人,負驗收責任(27)。
生產經營者,較大危險處,
設備設施上,警示要明顯(28)。
安全設備精,管理一條龍,
設計到報廢,都要合標準;
要經常維護,要定期檢測,
檢測作記錄,有關人簽名(29)。
危險品容器,危險品運具,
及特種設備,較大危險性,
按國家規定,要專業生產;
要檢驗合格,取得使用證;
檢測和檢驗,負安全責任(30)。
工藝和設備,嚴重不安全,
實行淘汰制,國家規定嚴;
明令淘汰者,嚴禁再使用(31)!
危險品安全,監管全過程,
生產到廢棄,環環按標準,
制度要嚴格,措施要強硬;
其主管部門,監管有責任(32)。
重大危險源,登記並建檔;
檢、評加監控,訂應急預案;
告知作業人,政府要備案(33)。
危險品車間,商店和倉庫,
與員工宿舍,不得同一棟;
距離要安全,出口要暢通;
標誌要明顯,不許堵或封(34)!
爆破、吊裝等,作業有危險,
專人管現場,操作規程嚴(35)!
生產經營者,教育從業人:
遵規章制度,守操作規程;
危險要實告,應急措施硬(36)。
生產經營者,為從業人員,
發防護用品,並監督使用(37)。
生產經營者,安檢要經常,
隱患及時除,並記錄在案(38)。
生產經營者,要捨得花錢,
配防護用品,抓安全培訓(39)。
兩以上單位,同一作業區,
可能相危害,訂管理協定;
各自責任明,安全措施細;
專人抓檢查,協調要周密(40)。
發包和出租,安全擺第一,
對方資質差,不能簽協定;
一處多單位,交叉性作業,
各自責任明,安管要統一(41)。
重大事故出,情況特緊急,
主要負責人,搶救擺第一;
調查要在場,擅離不允許(42)!
生產經營者,依法辦傷險,
為從業人員,繳納保險費(43)。
生產經營者,安全之主體。
大力抓安全,安全促效益。
ж注5:(16)(17)……均對應指 《安全生產法》中的第十六條、
第十七條……以此類推。
ж注6:指:“礦山、建築施工 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 儲存單位”,後同。
ж注7:指“生產經營單位採用 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
用新設備”。
ж注8:指“礦山建設項目和用 於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 目”,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