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技術複習資料彙編1

(一)、機械產品主要類別
機械產品種類極多。機械行業的主要產品如下:
(1)、農業機械:拖拉機、內燃機、播種機、收割機械等。
(2)、重型礦山機械:冶金機械、礦山機械、起重機械、裝卸機械、工礦車輛、水泥設備等。
(3)、工程機械:叉車、鏟土運輸機械、壓實機械、混凝土機械等。
(4)、石化通用機械:石油鑽采機械、煉油機械、化工機械、泵、風機、閥門、氣體壓縮機、製冷空調機械、造紙機械、印刷機械、塑膠加工機械、製藥機械等。
(5)、電工機械:發電機械、變壓器、電動機、高低壓開關、電線電纜、蓄電池、電焊機、家用電器等。
(6)、工具機:金屬切削工具機、鍛壓機械、鑄造機械、木工機械等。
(7)、汽車:載貨汽車、公路客車、轎車、改裝汽車、機車等。
(8)、儀器儀表:自動化儀表、電工儀器儀表、光學儀器、成分分析儀、汽車儀器儀表、電料裝備、電教設備、照相機等。
(9)、基礎機械:軸承、液壓件、密封件、粉末冶金製品、標準緊固件、工業鏈條、齒輪、模具等。
(10)、包裝機械:包裝機械、金屬制包裝物品、金屬貨櫃等。
(11)、環保機械:水污染防治設備、大氣污染防治設備、固體廢物處理設備等。
(12)、其他機械。

2)、非機械行業的主要產品包括鐵道機械、建築機械、紡織機械、輕工機械、船舶機械等。
一)機械設備的危險部位
機械設備可造成碰撞、夾擊、剪下、捲入等多種傷害。其主要危險部位如下:
(1)、鏇轉部件和成切線運動部件間的咬合處,如動力傳輸皮帶和皮帶輪、鏈條和鏈輪、齒條和齒輪等。
(2)、鏇轉的軸,包括連線器、心軸、卡盤、絲槓、圓形心軸和桿等。
3)、鏇轉的凸塊和孔處。含有凸塊或空洞的鏇轉部件是很危險的,如風扇葉、凸輪、飛輪等。
(4)、對向鏇轉部件的咬合處,如齒輪、軋鋼機、混合輥等。
(5)、鏇轉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處,如輻條手輪或飛輪和工具機床身、鏇轉攪拌機和無防護開口外殼攪拌裝置等。
(6)、接近類型,如鍛錘的錘體、動力壓力機的滑枕等。
(7)、通過類型,如金屬刨床的工作檯及其床身、剪下機的刀刃等。
(8)、單向滑動,如帶鋸邊緣的齒、砂帶磨光機的研磨顆粒、凸式運動帶等。 
(9)、鏇轉部件與滑動之間的危險,如某些平板印刷機面上的機構、紡織工具機等。
(二)機械安全措施
1. 機械安全措施類別
為了保證機械設備的安全運行和操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所採取的安全措施一般可分為直接、間接和指導性3類。
(1)、 直接安全技術措施是在設計機器時,考慮消除機器本身的不安全因素。
(2)、間接安全技術措施是在機械設備上採用和安裝各種安全有效的防護裝置,克服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不安全因素。
(3)、指導性安全技術措施是制定機器安裝、使用、維修的安全規定及設定標誌,以提示或指導操作程式,從而保證安全作業。
2.傳動裝置的防護
工具機上常見的傳動機構有:齒輪嚙合機構、皮帶傳動機構、聯軸器等。這些機構高速鏇轉著,人體某一部位有可能被帶進去而造成不幸事故,因而有必要把傳動機構危險部位加以防護,以保護操作者的安全。
在齒輪傳動機構中,兩輪開始嚙合的地方最危險,如圖1—1所示。
皮帶傳動機構中,皮帶開始進入皮帶輪的部位最危險,如圖1—2所示。
聯軸器上裸露的突出部分有可能鉤住工人衣服等,使工人造成傷害,如圖1—3所示。
所有上述危險部位都應可靠地加以防護,目的是把它與工人隔開,從而保證安全。
(1)、嚙合傳動的防護。
嚙合傳動有齒輪(直齒輪、斜齒輪、傘齒輪、齒輪齒系)、嚙合傳動、蝸輪蝸桿傳動、鏈條傳動等。這裡僅對齒輪嚙合傳動的防護裝置作討論。
齒輪傳動機構必須裝置全封閉型的防護裝置。應該強調的是:機器外部絕不允許有裸露的嚙合齒輪,不管嚙合齒輪處在何種位置,因為即使嚙合齒輪處在操作工人不常到的地方,但工人在維護保養機器時有可能與其接觸而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在設計和製造機器時,應儘量將齒輪裝入機座內,而不使其外露。對於一些老設備,如發現嚙合齒輪外露,就必須進行改造,加上防護罩。齒輪傳動機構沒有防護罩不得使用。
防護裝置的材料可用鋼板或有金屬骨架的鐵絲網。防護裝置必須安裝牢靠,並保證在機器運行中不發生振動;要求裝置合理,防護罩的外殼與傳動機構的外形相符,同時要便於開啟、便於機器的維護保養,即要求能方便地打開和關閉。為了引起工人的注意,防護罩內壁應塗成紅色,最好裝電氣連鎖,使得防護裝置在開啟的情況下機器停止運轉。另外,防護罩殼體本身不應有尖角和銳利部分,並儘量使之既不影響機器的美觀,又起到安全作用。
(2)、皮帶傳動機械的防護。
皮帶傳動的傳動比精確度較齒輪嚙合傳動的傳動比差,但是當過載時,皮帶打滑,起到了過載保護作用。皮帶傳動機構傳動平穩,噪音小,結構簡單,維護方便。因此,皮帶傳動機構廣泛套用於機械傳動中。但是,由於皮帶摩擦後易產生靜電放電現象,故其不能用於容易發生燃燒或爆炸的場所。
皮帶傳動機構的危險部分是:皮帶接頭處和皮帶進入皮帶輪的地方,如圖1—4中箭頭所指部分,因此要加以防護。 
皮帶防護罩與皮帶的距離不要小於50mm,設計要合理,不要影響機器的運行。一般傳動機構離地面2 m以下,要設防護罩。但在下列3種情況下,即使在2 m以上也應加以防護:皮帶輪之間的距離在3 m以上;皮頻寬度在15 cm以上;皮帶迴轉的速度在9 m/min以上。這樣萬一皮帶斷裂時,也不至於落下傷人。
皮帶的接頭一定要牢固可靠。安裝皮帶時要做到鬆緊適宜。皮帶傳動機構的防護可採用將皮帶全部遮蓋起來的方法,或採用防護欄桿防護。
 【例題】皮帶防護罩與皮帶的距離不要小於50mm,設計要合理,不要影響機器的運行。皮帶傳動機構需要設防護罩的是:
a. 皮帶輪之間的距離在3 m以上; b.皮頻寬度在15 cm以上;
c. 皮帶迴轉的速度在9 m/min以上d. 皮帶輪直徑在0.5米以上 
e.皮帶傳動機構離地面2 m以下
【答案】a b c e
 (3)、聯軸器等的防護。一切突出於軸面而不平滑的部件(鍵、固定螺釘等)、均增加了軸的危險因素。聯軸器上突出的螺釘、銷、鍵等均可能給工人帶來傷害。因此對聯軸器的安全要求是其上沒有突出的部分,也就是採用安全聯軸器。但這樣並沒有徹底排除隱患,根本的辦法就是加防護罩,最常見的是ω型防護罩。
軸上的鍵及固定螺釘必須加以防護。為了保證安全,螺釘一般應採用沉頭螺釘,使之不突出軸面;更加安全的方法則是增設防護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