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試後工作去向--注會常識問題全解答

1、什麼是cpa以及cpa考試?

cpa是註冊會計師(certified public accoutant)的英文縮寫,是指依法取得註冊會計師證書並接受委託從事審計和會計諮詢、會計服務業務的執業人員。註冊會計師主要承接的工作有審查企業的會計報表,出具審計報告;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辦理企業合併、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審計業務,出具有關的報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審計業務等。尤其是在執行上市公司審計時,註冊會計師不僅要鑑證一個公司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規和制度,而且還要判定其會計報表是否遵循了真實性、公允性和一貫性原則。由註冊會計師依法執行審計業務出具的報告,具有證明效力。

註冊會計師考試實際上是一項執業資格考試。考試合格採用百分制,一般情況下60分為合格分數線,不設數量和比率的限制。我國《註冊會計師法》規定,具有高等專科以上學歷、或者具有會計或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可以報名參加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考試科目為《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和《稅法》。按照規定,考試成績合格者,頒發由全國註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統一印製的全科合格證書,並可申請加入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完成後續教育,成績長期有效;否則,其全科合格成績僅在自取得全科合格證書後的5年內有效。單科成績合格者,頒發由全國註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統一印製的單科合格證書,單科合格成績的有效期也是5年,即考生在取得單科合格證書後的連續4次考試中,免試已合格科目。在連續5次考試中,取得全部單科合格成績者,可持有效的全部單科合格證書,向省級考試委員會申請換髮全科合格證書。考試中允許單科報考,5科成績均通過即合格。

2、cpa考試後的工作去向?

考生取得全科合格證書後,有兩種從業去向:一是進入會計師事務所,有兩年審計工作經驗後可申報轉為註冊會計師;二是不進入事務所,可先加入會計師協會,成為非執業會員,非執業會員入會後要參

加繼續教育,才能使資格永入保留。否則,證書5年後作廢。

3、執業證書和非執業證書的區別?

簡言之,執業後可以簽審計報告,非執業則不行。

4、如何取得執業資格?

下列條件全部滿足可獲得執業資格:

a、參加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全科成績合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會計師法》第八條的規定,具有會計或相關專業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除免試科目外,應試科目考試成績合格;b、年齡在國家規定的職齡以內;c、具有二年以上從事獨立審計業務工作實踐經驗。可向省、自治區、直轄市註冊會計師協會申請註冊。

d、註冊需要提交的資料1)、《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會計師註冊申請表》2)、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全科合格證書;3)、身份、學歷、經歷、專業技術職稱證明:4)、從事2年以上獨立審計業務的證明及業務總結;5)、所在會計師(審計)事務所的工作證明及鑑定;6)、兩份以上參與的審計業務工作底稿(原件及複印件)。

5、參加cpa考試的條件?

根據《中國註冊會計師法》的規定,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中國公民,可報名參加考試(報名不受戶籍限制):

1)、高等專科以上學歷;2)、會計或者相關專業(指審計、統計、經濟。下同)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註:有些地區大學本科三、四年級同學也可以報名,但是具體情況由各地註冊會計師協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