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耶·命題作文之心態篇《稅法》複習

 

又是一年兵荒馬亂時,紛紛擾擾,喧囂著漸漸將塵埃落定……

用眼見證,用耳傾聽,用心感受所有的悲傷與歡喜。本來命題作文只要求稅法篇,自作主張加一段了。

考試在念書的時候是被逼的,在現在多半倒是自找的。期待、焦燥、彷徨、矛盾、驚喜、失落都一一出現在這短短的幾個月里,反覆糾纏,煎熬著我們。

下面所說的也許不過是幾句孩子話,也許不過是那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但,請您靜靜聽我一言:

考試之於我們,目的殊途同歸,都是為了營造一個更好的將來,幸福的生活。什麼是幸福,一個人有一個看法,千個人有千種觀點,不過體現出來應該都是快樂的笑吧。我想你們能有一份平靜的心態,一個勇敢的信念和一臉燦爛的笑容。生命里有很多的東西呀,疼我們的爹爹媽媽、搶糖吃的兄弟姐妹、隔著千山萬水彼此牽掛的朋友;把臉蛋兒曬紅的陽光、充滿清冷氣息的北風、飄落在眉間的雪花;濃郁的朱古力香味、火鍋中翻滾的牛肉片、還有那咬的太急而不小心順著下巴掉在衣服上的西瓜汁……吃的香,睡的甜,掌心感受愛人的體溫,心中抱有不滅的希望,珍惜所擁有,已是最大的幸福。那薄薄的cpa證書又替代得了這裡面的哪一樣呢?

你我皆凡人,做到自己能夠做到的已是最好,毋需太過強求。給自己留上三兩分的餘地,往往會收穫一份意外的驚喜。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好的努力。抱最輕鬆的心態,應對最瘋狂的考試。相信自己,心若在,夢就在!

從零和博弈的角度看,付出終有回報。汗水和淚水,都將換回一個比陽光還耀眼的燦爛笑容。水到渠自成,厚積終薄發。它,不過就在前方……

心態篇

06的征程已經開始,親愛的朋友們,別忘了微笑著面對,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沒有什麼是克服不了的,我們是最棒的!!!

其實各個bbs上關於學習經驗的貼特別的多,裡面全都是“先輩”們心血之作。俺本是個小小兵,實在不想來說這些,不過差事賴不過身,就勉強著說說自己怎么念書的吧,看了不要笑話就行!

有句話叫“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自小被教導著要先預習後學習再複習。因為懶,不想加多一道工序來增添念書的辛苦,所以從來不預習,又知道此等行為實在是違背了舊有觀念,只好琢磨出些藉口來論證其可行性。cpa的課程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接觸,從零開始,試過自己看書,可基本上是才看完序言剛進入正題就開始一頭的霧水。與其閉著眼睛瞎琢磨,不如找個明師來引導,索性直接進入了正題……

第一階段:選課。書只一本,師卻數個,各有所長,眾口難調。每到報名時,擇課的討論此起彼伏。但,網路教育畢竟也是立足於市場經濟,放眼於眾生腰包的一項事業,它不可能請上不得台面的老師來授課。大可放心,每一位老師都必然有他突出的長處,不過是我們能不能適應他們的問題。選擇好老師,就要相信他,更要相信自己。

第二階段:購書。市面上的習題集真多啊!每回到春季,簡直是亂花漸欲迷人眼。對這個了解不算太多,不過總脫不過《夢想成真》、精講精讀罷了。只提醒一句,買了就得做,兩遍最好,一分錢有一分錢的用處,物超所值才划算,切忽浪費,否則不如留著請我一頓kfc。

下面終於要進入到實質性階段了(嘻,沒法子,兩千字才夠交差,見諒見諒)。

第三階段:聽課。打開電腦,看著螢幕上那一個小小的人兒,你要能不分心,呆會記得來教教我。反正我聽課是,喝喝水,吃個桔子,照照鏡子,摸摸眉毛,然後看看qq上有誰在沒,小動作多的一蹋糊塗。好在不像面授課,惹不著老師生氣,不幸中的萬幸了。總算還知道重點仔細聽聽,非重點的時候才動動別的,實在漏了地方也會老老實實倒帶重聽。老師的作用在這裡特別明顯,給你樹立一個基本的知識框架,明確重點難點考點。我不太贊成重複聽課,畢竟講的再詳細的老師也不可能把全書的每個角落都給顧及到,沒這個必要浪費時間。至於聽幾個老師的課,呵,除了最開始為了尋找適合自己學習方式的課程,其它時候是不是有點做無用功呀。

第四階段:看書。到這地步,可就沒人能幫忙了,啥都得自己搞定。聽完課腦子裡有個框架了不是,成,這時候該往上添磚加瓦。老師講的再好再棒再容易,那都是人家肚子裡的本事,沒你什麼事兒。要想學明白,會做題,敢考試,能及格,乖乖兒,孤燈半盞,人影一雙去建座黃金屋尋那顏如玉。整本書看完以後,80%的基礎知識點懂了,趕緊著去做題鞏固鞏固,這個過會再說。一輪看完,挺不爭氣的發現,不好,最少忘了一半,而且還有20%的難點挺糊塗。沒事,開始第二輪唄,本來記下的記的更牢,忘了的也能拾回來,難點也明白個七七八八了。看完第二遍書,進入到全面做題的階段,書摸的少些,只有在哪個地方卡著殼又記不清了才翻一下相應的知識點。第三遍書在串講階段看,非重點部分快速翻閱,串講提到的重點部分仔細看看。最後一遍書,在考前的頭個晚上看,只看劃出的重點。書一定是越看越快的,以增值稅為例,每天兩小時的話,我第一遍折合著花了七天,第二遍三天,第三遍半天,第四遍是一晚上看了整本書。

第五階段:練習。練習的重要性,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明了,但希望你們能深刻體會。經濟法和審計偏重於記憶,做題數量不多。說會計和稅法吧,會計我是從中級開始學起,實務一實務二各本輕一,每本兩遍。注會的會計,輕一做了兩遍,輕二做了一遍,04年做了七本會計習題。稅法年前看過一遍,做了04輕一,注稅做了它四遍,05年做了五本稅法習題。數量保證質量,量變終達質變。見的多,不可能出現你拿著題動不了筆的現象;做的多,手快筆快腦子快,答完題應該不困難吧。做題也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一遍題是在看第一遍書時,看到哪做到哪,錯題不少特別是主觀題。沒事,先圈起來,再把答案看明白,瞅瞅人家正確答案是依據哪條理論來推導,你又摔在哪塊石頭上。再做章節習題,是第二遍書看完以後,書合起來,獨立的做題。我喜歡用鉛筆做客觀題,擦了可以寫第二回,主觀題用a4的白紙做,然後夾在一塊兒。這次,錯的題少多了吧,一是因為知識點掌握的更好了,值得美滋滋;二是因為這題見過了,眼熟,不要飄飄然。再做錯的題,用紅筆圈著,尤其是連續兩次做錯的地方,千萬弄明白是粗心大意還是理論沒掌握好。前者嘛,嘿嘿,太正常了,考試的時候不這樣就成!後者嘛,找到對應章節對應段落,對著答案,弄懂最好,弄不懂,多看兩遍,背也該背個七八成吧。在臨考前半個月,可以開始做模擬題,還是比較贊成模擬考試,在比規定時間短半小時內答題(你得留塗卡呀,寫名字的時間對不),自己判分。模擬題大概做個五套可以了吧,主要是找找考試的感覺。

第六階段:串講。很拿不準串講的性質,可信度實在有待商榷。不過,明白一點,除了法律串講值得等待,其它科目幫不上多大的忙。想想看,稅法重點誰不知道,三大流轉,三大所得加個土地增值稅和印花稅囊括所有的計算和綜合,小稅種出客觀題。這還用得著說?所以,要表達的觀點是,串講要聽,不可放過一絲機會,但不要偏聽偏信。也不可能把考題給說出來,那你要不會做還不是看著它乾瞪眼?相信串講是建立在相信自己的基礎上的,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