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耶·考後雜感(06年註冊稅務師考試)

講起考注稅的由來,可真是有意思呀。11月無意的逛到這裡,無意中順口說了一句:“要不我也報兩門玩玩?”然後在哥哥的利誘,寶寶的拐騙下我就頭腦發熱的踏上了全科邁進的旅途。講講背景資料吧,2004年5月考中級,9月考cpa的會計。決定考試以後,從12月到年前把04年cpa稅法基礎班課件給聽了。那時候我們這買不到注稅的書啊,還是揪人從深圳給背回來的,過年時候到手,年假是沒看嘀~年後上班同事聚會也沒怎么看,所以,正式的開始記得很清楚——3月1日。

3月:不喜歡法律,很不喜歡這種純條文的東西,所以後面很佩服菊兒居然能編出大段大段的小詩來記它。不怕會計,現在想來有些輕敵,其實哥哥一直在提醒我不要小看它,但那時候壓根沒往心裡去。所以,整個月做完的準備就是,聽完了稅一稅二基礎班的課件,兩本書也看完了一遍。

4月:這個月聽的課是法律基礎班,當時罈子里很多學員在評價孟老師,其實我倒是覺得她講的挺好的。老師所起的作用只能是引導你去掌握一種思路,一種理解的方法,真正需要你理解、熟練、記憶的東西,老師對此無能為力。嗯,還聽了稅代的基礎班,這倒有點意思了,聽完以後告訴寶寶:“稅代還是挺有意思的呀”,被她笑話了一通,嘻。現在想起來,嗯,那個東西聽起來挺有意思,做起來就不好玩了。除此之外,稅一稅二的書又翻了一遍,第二遍可就比第一遍快的多了,像增值稅、內資所得稅,兩天足夠;消費稅、稅業稅、外資和個人所得,一天就看完了,小稅種么,七七八八加起來也就兩天,05年稅法的輕一整個的做了一遍。然後把偶可愛的會計書翻出來,一看之下大失所望,教材編的實在不咋的,太沒意思了。老老實實的把去年會計書從柜子里抱出來,除了注稅上沒有的,又把它給看一遍。

5月:當時還發了個貼哩,說做一個月的安排,好生的搞定稅代和法律。結果,我食言了~最大的毛病就是對不喜歡的東西缺乏起碼的耐心。嗯,然後發現還是已經學會了的東西複習起來比較容易產生滿足感,兩個稅我又把書給看了一遍,然後把輕一上的六大稅種和模擬題全部重做。會計哩,做的是04年的輕一,章節習題做一遍,模擬題就給省略了,因為想著沒那么難吧。稅代和法律,跳躍式的看,比較的一目十行,只做到心裡有簡單印象。

6月:終於到了衝刺的時候,這個心情煩燥呀~朋友來問準備的怎么樣,撇嘴明說,三門還湊合,兩門夠點嗆。得謝謝哥哥和小偉,是他們不允許我放棄,哄著罵著逼我做最後的努力。再得謝謝網校的老師,稅代就不提了,今年的出題是很出乎人意料的。但是法律,串講實在是縮小了很大一片範圍。總結一下,對稅一稅二還真的是情有獨鍾,最後這些天,我邊做網上所有的模擬,邊又翻了第四遍的課本。會計最後回到了注稅書上,總算從頭到尾看全了。唉,剩下兩門只有死馬當活馬醫,稅代把可能出簡答的地方,和書上前後幾章理論章節看了看,背了背。法律天天見我抱著本花花綠綠的書(沒法不花花綠綠,藍色紅色黑色,包括鉛筆,最後實在不行了,買了支綠色的簽字筆,一本書只見線條),嘴裡不停的咕嚕,行政法呀民商法,頭都是大的。好在圈出來的重點已經所剩無幾,否則非瘋了不可~

然後就是兩天半的考試啦~然後就兩個月的等成績啦~然後就是在憋這篇雜感啦~

呵,如果還能說得上有經驗的話,那我想和你們說這幾點:

第一:稅代打破現象看本質,那整本書實在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考點,它所要考查的80%內容出現在你的稅一稅二和財務會計中,甚至可以出現在法律中(今年考的行政複議,法律里也是出現了的)。把這三門的基礎打牢,稅代幾乎可算是水到渠成。

第二:因為注稅的考試題量決定了你答題的速度,平時要多做題。做題好處多啊,一可以見識到各種類型的題,見多識廣啊,沒聽過“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來也會吟”么。二來在平時的練習中可以加快你的速度,自己是覺得最好還是在紙上寫寫劃劃,我已經很是聽到幾個人說平時用電腦多用筆少,寫字速度慢而答不完試卷。不光是寫字的速度,甚至還包括你按計算器的速度呢。一套卷子90個題目,多少個算式,動作不快要命嘍~講個小笑話你們,稅二最後一個綜合不太會做,但時間綽綽有餘,我就在那裡排列組合,用這小問的a去套那小問的b,最後6個選項最少選對了5個,見識到好處么。

第三:再由於注稅四門課的題型全是選擇,好啊,喜歡啊,這無形中加多很多運氣分。但你同時注意它多選的評分標準,不可全選,不可多選錯選,所以把握不大的時候寧少勿多,能賺0.5就是0.5.這是答題的技巧,需要牢牢記住。

第四:如果你要問書怎么看呢?這個只能在聽好課的基礎上自己用心去看。老師不是萬能的,不要指望他能把卷子上所出的題目講解出來。相信自己,理解——熟悉——記憶是你沒有選擇的道路。市面上所有的注稅習題沒有好的,亂七八糟,不要用它們。三門稅,用cpa的稅法練習;會計,用cpa的也行,但難度可能稍微高了一點,因為這個考試會計難是難在計算量太大而不是它的高難度。其實用中級的習題我覺得也是可以的。法律就沒轍了,反正我是只做了網上的幾套模擬,然後就是背書了(主要是時間不夠,臨陣磨槍只顧得書顧不得題)。

第五:再如果你要問時間怎么分配?可能沒有人能提供適合你的方案,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作息時間就好。我嘛,是夜貓子,比較喜歡晚上活動,越晚看書越好,白天都在有氣無力的晃悠。每天看書的時間,也是因人而異。我是急性子,做題速度比較快,可能一天平均下來在四五個小時左右,連前期準備算算也花了四個月吧。只能做個參考,大家還是要自己摸索。

最後:呵,最想講的是這一點。不管是考前考中考後,始終需要你有一顆平常的心。生活中不僅僅只有考試,還有陽光雨露、朋友親人哩,學會愛自己,努力的快樂著過每一天。每個人都會有不同時間的厭倦,那就放鬆兩天,不要勉強著看書。看書要緊的是效果,是質量,而不是時間和數量。凡事想到最壞的結果,但做最好的努力,永遠微笑著面對生活。這很難,但我們要努力去做。

考試結束了,2006年的奮考工作可能也已經開始,不管今天的成績如果,它已經過去。傷心,只一晚,好么?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陽光依舊為你而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