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稅務師考試綜合指導所得稅:貨幣流通規律

 亦稱“貨幣必要量規律”。即決定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的規律。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取決於三個因素:(1)參與流通的商品數量;(2)商品的價格水平;(3)貨幣流通速度。前兩項的乘積是商品價格總額。在貨幣流通速度不變時,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同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即商品價格總額越大,所需的貨幣量亦越多;反之,則越少。當商品的價格總額不變時,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與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即一定時期,貨幣流通速度越快,所需貨幣量越少,反之,則越多。用公式表示它們之間的關係就是:
  商品價格總額
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需要量= ——————————
 單位貨幣流通速度

隨著市場經濟和信用關係的發展,貨幣不僅作為流通手段,而且作為支付手段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大量商品的買賣採用信用銷售的辦法,即賒銷的形式,這樣便發生債權、債務的沖銷和延期支付等情況,從而引起貨幣需要量的變化。因此,要從商品價格總額中減去延期支付的部分,加上到期支付額,再減去相互抵銷的貨幣支付額,即:

 商品價格總額+到期支付總額-本期賒銷商品總額-互相抵銷的支付總額
貨幣需要量= ————————————————————————————————
 單位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平均流通速度

在金屬貨幣流通條件下,貨幣通過貯藏手段職能,自發調節實際貨幣流通量,使之與商品流通需要量相適應。在紙幣流通條件下,流通中全部紙幣所代表的價值量等於流通中的貨幣需要量,如果超量發行紙幣,必然造成紙幣貶值、通貨膨脹及物價上漲等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