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考試:人力資源模擬試題十一

經濟師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試題 

1、當每個人的非勞動收入增加時________。 
a.勞動者的效用水平提高了 b.勞動者的效用水平下降了 c.勞動者的預算約束線向左下方移動 d.無差異曲線向左下方移動 
2、如果市場工資率是每小時4元,產品的市場價格是每單位0.8元,則當勞動力的邊際產量超過________時,企業願意增僱工人。 
a.10 b.5 c.8 d.4 
3、如果社會經濟衰退來臨,則________。 
a.上大學的人數減少 b.上大學的人數增加 c.會降低上大學的淨現值 
d.上大學學生的數量無法確定 
4、將未來的貨幣折算為現在為價值的過程是________的過程。 
a.貨幣貶值 b.投資回報計算 c.利息生成 d.貼現 
5、所謂功能性收入分配是指國民收入在________之間進行的分配。 
a.共同生產國民收入的各種生產要素 b.資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 
c.工資所有者內部 d.資本所有者內部 
6、下列因素不影響均衡的實際工資水平的是________。 
a.貨幣因素 b.資本因素 c.勞動生產率 d.人口規模 
7、往往就某一問題或事宜發表意見時,有時人長時間處於集體沉默狀態,而後人們又會一致通過,組織行為學中將這種現象稱為________。 
a.群體思維 b.極化傾向 c.投入的升級 d.頭腦風暴 
8、傳統的特質理論________。 
a.忽視了下屬的需要 b.指明了各種特質之間的相對重要性 c.重視情境因素 
d.在解釋領導行為方面十分成功 
9、員工對一旦完成任務就可獲得報酬的信念稱為________。 
a.工具 b.期望 c.效價 d.動機 e.態度 
10、一般說來,成就需要較高的人傾向於選擇________的風險。 
a.較大 b.較小 c.適度 d.最小 
11、傑弗里·桑南菲爾德的標籤理論認為企業文化分為________種類型。 
a.2 b.3 c.4 d.6 
12、組織結構設計的參數包括特徵因素和________兩個類別。 
a.相關因素 b.局部因素 c.權變因素 d.整體因素 
13、詹姆斯·拜倫和大衛·克雷普斯將工作劃分為________類。 
a.五 b.四 c.三 d.六 
14、人力資源戰略是一種重要的________。 
a.總體戰略 b.職能戰略 c.成本戰略 d.目標戰略 
15、社會知覺是指在社會情境中以________為對象的知覺。 
a.客體 b.參照物 c.自然事物 d.人 
16、知覺者把知覺對象假想成和自己一樣,認為自己有的特質別人也有,這種現象叫 ________。 
a.投射作用 b.月暈效應 c.行為歸因 d.首因效應 
17、下面選項中,屬於不需要工作分析確定的工作說明書的內容是________。 
a.技能 b.學歷 c.知識 d.責任 
18、一般說來,在企業組織的人才選拔錄用程式中,________是作為應試者的初次競爭。 
a.面試 b.口試 c.筆試 d.心理考查 
19、基於對人員為什麼留在公司的原因而制定的計畫稱為________。 
a.靈活性計畫 b.人員保留計畫 c.培訓計畫 d.人力資源發展計畫 
20、內部招聘的最大弊端在於________。 
a.員工缺乏創新性 b.合格員工數量不足 c.對員工缺乏深入的了解 
d.近親繁殖的問題 
21、對關鍵事件進行判定,目的是判定其能否________。 
a.精確計量工作績效 b.有效地代表某一工作績效要素所要求的績效水平 
c.明確工作績效評價標準 d.及時的反饋 
22、能夠避免趨中趨勢的評價方法是________。 
a.評價尺度表法 b.強制分布法 c.交替排序法 d.關鍵事件法 
23、每個薪資等級都有一個薪資變化的範圍,通常________。 
a.每級範圍相等 b.薪資範圍隨等級上升而呈累退式的縮小 
c.薪資範圍隨等級上升而呈進式的擴大 d.薪資範圍與薪資等級數無關 
24、關於________的統計資料能夠顯示出外部公平的程度。 
a.薪酬調查 b.招聘錄用 c.業績考查 d.培訓和發展 
25、當企業處於技術和經濟快速變化的時期或蕭條期時,企業的培訓開發應該________。 
a.制定階段性的培訓計畫 b.實施長期計畫 c.長期不變 d.根據過去的經驗制定 
26、只有當培訓給僱主帶來的毛利潤________培訓的支出與雇員由於該培訓而得到的加薪之和時,組織才會給員工提供培訓。 
a.小於 b.大於 c.等於 d.不確定 
27、管理技能培訓的重點總是指向________。 
a.在職培訓 b.工作輪換 c.崗外培訓 d.管理技能 
28、一般而言,有下列情形可對員工進行降職處理,但不包括________在內。 
a.由於組織機構調整而精簡工作人員 b.不能勝任本職工作,調任其他工作又沒有空缺 
c.應員工要求,如身體健康狀欠佳,不能承擔繁重工作 d.員工有強烈的升職野心 
29、退休是指員工在達到________的基礎上,按照國家有關法規和員工與企業的勞動契約而離開企業的行為。 
a.一定年齡 b.為企業服務一定年限 c.一定職業 d.a和b 
30、法律事實分為法律行為和________。 
a.法律關係 b.法律義務 c.法律事件 d.法律權利 
31、具有繳納保險費義務的人是________。 
a.保險人 b.被保險人 c.投保人 d.第三人 
32、18世紀初期,勞動契約從________中獨立出來。 
a.民事契約體系 b.刑事體系 c.行政體系 d.立法體系 
33、《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協定》的協定期限原則上不超過________。 
a.1年 b.2年 c.3年 d.6年 
34、再就業服務中心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費用的管理和使用,按照________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有關規定執行。 
a.財政部 b.民政部 c.國務院 d.社會保障部 
35、國家支持勞動者自願組織起來就業和________實現就業。 
a.發展服務業 b.投身鄉鎮企業 c.在“三資”企業就業 d.從事個體經營 
36、集體契約期限為________。 
a.半年至一年 b.一年至三年 c.三年至五年 d.五年至八年 
37、《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________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後,可以裁減人員。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________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a.60;12 b.30;12 c.30;6 d.90;6 
38、《勞動法》規定,勞動契約違約責任形式是________責任。 
a.政治 b.民事 c.行政 d.刑事 
39、我國《勞動法》規定:對懷孕________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a.三 b.四 c.七 d.五
40、我國目前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________小時,每周工作________小時的標準工時制度。 
a.7;35 b.8;40 c.7;42 d.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