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經濟師考試初級人力資源專業網內押試題及答案(二)

一、單項選擇題(共6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 
1、優等與次等勞動市場的劃分是基於_______。 
a.雙層勞動力市場理論 
b.所處的地理位置 
c.經濟發展程度 
d.相互選擇的次序 

2、勞動力供給決策包括_______之間的選擇。 
a.工作與睡眠 
b.消費與工作c 
c.睡眠和閒暇 
d.收入和閒暇 

3、工資率增加的收入效應導致工作時間的_______,而其替代效應則導致工作時間的_______。 
a.變小、變多 
b.變少、變少 
c.不變、變少 
d.變多、變多 

4、通常作為其他績效評價方法的一種很好的補充績效考評方法是_______。 
a.交替排序法 
b.關鍵事件法 
c.評價尺度表 
d.行為錨定法 

5、由於工業技術變化而引起的,在生產中採用了省勞動力的新技術後所造成的失業叫_______。 
a.摩擦性失業 
b.技術性失業 
c.結構性失業 
d.季節性失業 

6、關於平均工資的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 
a.它與工資率的涵義和作用相同 
b.反映的是某一人群的平均工資水平 
c.反映不出人群內部的工資差別 
d.平均工資反映的是過去即被考察時已達到的工資水平 

7、下列不屬於計時工資的優點的選項是_______。 
a.計算方便 
b.易於預算人工成本 
c.雇員有固定收入 
d.有利於提高效率 

8、下列關於利潤分享制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 
a.獎金不屬於利潤分享制度 
b.員工持股也是一種利潤分享制 
c.企業交納的養老保險金來自於營業收入,因而也是一種利潤分享制 
d.股票期權利是非利潤分享制度 

9、人所具有的與其他人相區別的獨特而穩定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是_______。 
a.人格 
b.能力 
c.態度 
d.價值觀 

10、軀體能力包括精力、體力、肢體靈活性和_______。 
a.言語能力 
b.推理能力 
c.演繹能力 
d.軀體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