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貨幣銀行學第三章國際交往中的貨幣與匯率

 
 1.外匯是以外幣表示的可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外匯概念是指一切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狹義外匯專指以外幣表示的國際支付手段。我國《外匯管理暫行條例》規定,外匯由外國貨幣、外幣有價證券、外幣支付憑證和其他外匯資金構成。 
2.根據可自由兌換程度外匯分為自由外匯和非自由外匯。自由外匯不需要外匯管理當局批准可以自由兌換成其它貨幣,或向第三國辦理支付的外國貨幣及支付憑證。非自由外匯不經貨幣發行國管理當局批准不能自由兌換成其它貨幣或對第三者進行支付。(本資料來源於貴州學習網財會考試經濟師考試 )
3.匯率是兩國貨幣折算的比率,是一國貨幣以另一國貨幣表示的價格,是貨幣對外價值的表現形式,它與貨幣的對內價值即該國貨幣的對內購買力既有聯繫也有區別。貨幣的對內價值由單位貨幣所能購買的商品和勞務決定,即貨幣的對內購買力等於該國國內物價水平的倒數。貨幣的對內價值是決定貨幣對外價值的基本依據,但二者之間經常發生較大幅度的偏離,主要因為貨幣的對外價值不僅受對內價值影響,還受外匯市場上貨幣供求狀況的影響
4.匯率有兩種標價方法,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直接標價法指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基準來計算應付多少單位的本國貨幣。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採用直接標價法,我國目前也採用直接標價法。在直接標價法下,匯率越高,單位外幣所能兌換的本國貨幣越多,表示外幣升值而本幣貶值;反之則反是。間接標價法指以一定單位的本幣為基準來計算應收多少外幣,在間接標價法下,匯率越高,表示單位本幣所能兌換的外國貨幣越多,本幣升值而外幣貶值;反之則反是。目前英國使用的是間接標價法,美國除對英鎊使用直接標價法外,對其它貨幣均使用間接標價法。 
5 .按不同的分類標準,匯率可劃分為不同的種類。基準匯率與套算匯率是按照制定匯率的不同方法劃分的。基準匯率是本幣與對外經濟交往中最常用的基本外幣之間的匯率,目前,各國一般都以美元為基本外幣來確定基準匯率。我國基準匯率包括四種: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匯率、人民幣與日元之間的匯率、人民幣與歐元之間的匯率以及人民幣與港幣之間的匯率。套算匯率是根據本國基準匯率與國際金融市場上主要貨幣之間的匯率套算出的本幣與其他非基本貨幣之間的匯率。 
6.固定匯率與浮動匯率是按照國際匯率制度劃分的。固定匯率指兩國貨幣的匯率基本固定,匯率的波動幅度被限制在較小的範圍內。浮動匯率則不規定匯率波動的上下限,匯率 隨外匯市場的供求關係自由波動。如果本幣盯住基本外幣,匯率隨其浮動,則被稱為聯繫匯率或盯住的匯率制度。 
7.電匯匯率、信匯匯率和票匯匯率是按照匯兌方式劃分的。電匯匯率是銀行賣出外匯後,以電傳方式通知其國外行或代理行付款時所使用的一種匯率。 信匯匯率 則是以信函解付方式買賣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票匯匯率是以票據作為支付工具進行外匯買賣時使用的匯率, 信匯匯率和 票匯匯率都比電匯匯率低,銀行的現鈔價通常低於匯價。 
8.開盤匯率和收盤匯率是按照外匯銀行的營業時間劃分的。 開盤匯率是外匯銀行在一個營業日開始首批外匯買賣時使用的匯率;收盤匯率是外匯銀行在一個營業日結束時所使用的匯率。 
9.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按照外匯買賣的交割期限劃分。即期匯率指買賣雙方成交後,在兩個營業日內辦理外匯交割時所使用的匯率。遠期匯率指買賣雙方事先約定的,據以在未來一定日期進行外匯交割時使用的匯率。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之間的價差,可用絕對數或相對數表示。遠期匯價升水表示遠期匯率高於即期匯率,貼水表示遠期匯率低於即期匯率,二者相等為平價。 
10.官方匯率和市場匯率是按照貨幣當局對匯率管理的角度劃分的。官方匯率是國家外匯管理當局制定並公布實行的匯率;市場匯率則是由外匯市場供求關係決定的匯率。 
11.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是按照銀行買賣外匯的角度劃分的。銀行買入外匯時使用的匯率為 買入匯率 ,銀行賣出外匯時使用的匯率為 賣出匯率。直接標價法下,買入匯率小於賣出匯率。間接標價法下,賣出匯率小於買入匯率,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的算術平均數為中間匯率。 
12 .不同貨幣制度下匯率的決定因素不同。金幣本位制下,兩種金屬鑄幣含金量之比即鑄幣平價是決定兩種貨幣匯率的基礎。外匯市場上貨幣供求變化也影響匯率水平,但波動的幅度受到黃金輸出入點的限制,市場實際匯率圍繞鑄幣平價在黃金輸出入點之間上下波動。 
13.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下,貨幣匯率由兩種紙幣所代表的含金量之比即法定平價決定,匯率波動幅度不再受黃金輸出入點的限制,各國政府運用外匯平準基金穩定匯率。 
14.信用貨幣制度下匯率的決定因素比較複雜。按照馬克思的貨幣理論,信用貨幣制度下紙幣是價值的一種代表,兩國紙幣之間的匯率應由兩國紙幣各自所代表的價值量之比決定。西方其他經濟學家分別從購買力平價、心理因素以及利率平價等多種角度來說明匯率的決定。 
15. 1994 年 1 月 1 日以前,人民幣匯率是由國家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來制定、調整和公布。 1994 年 1 月 1 日之後,我國實行新的外匯管理體制,人民幣匯率的基本決定因素是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同時受中央銀行的管理與調控。但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程度還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