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學校出身的辛苦考研路

  午夜坐在電腦前,聽著音樂,偶爾向外看看天,告訴自己里是北京,是中科院研究生院研究生的宿舍,是自己之前夢想的地方。

去年為了能來到這裡進修,為了能踏入這座知識的聖殿,我曾是那樣努力,那樣有毅力地堅持到底。

在二零零五--我的考研年裡,有辛酸,有喜悅,失落過,勇敢過,曾氣餒,曾收穫。也許正因為有這樣的複雜感覺,我才才想要把自己的經驗心得記下,希望我的經驗能與他人分享,希望我的精神能鼓勵別人,也希望我的經歷能激勵自己更勇敢地走以後的路。

2002年以616分進入河北工業大學時,心裡充滿了委屈,所以一直告訴自己要考出去,向更廣闊的天空飛翔,去呼吸更充足的空氣,從知識的江河駛向知識的海洋!。然而,對於一般學校出身的我,看著僅占全系18名的不理想成績時,在選擇讀研的象牙塔時猶豫了。但是經過多方面考慮,經過輾轉反思,我終於決定要拼一把――報考中科院,這就算是對自己人生的一次挑戰,對自己命運的一次激情把握!

於是,在大三第二學期我就開始準備考研了。這時我們還有十門很重要的專業課要學,為了能兩不誤,我制訂了本學期的粗略的學習計畫:重點複習數學,把較大塊的時間用於看數學複習指導,爭取暑假前看完一遍;另一方面是要認真上每一門課,不能逃課,尤其是和考研相關的專業課更要仔細聽講;最後是,把零碎的時間用在英語上,主要是看英語雜誌,提高閱讀能力,翻譯能力和辭彙量。

經過緊張的學習,在期末來臨時,我輕鬆地通過了各門專業課考試,暑假前數學複習指導也基本看完。於是我進入了第二步計畫――暑假煎熬期。之所以說這是煎熬,是因為在這個炎熱的夏天,我白天要騎車將近一個小時去上數學和政治輔導班,晚上要在蚊子猖獗的教室複習筆記。甚至有幾天,由於學校鍋爐“罷工”,我們還要步行20分鐘到另外的校區打開水。

這樣一天不停地忙碌曾經動搖過我,但給爸媽打個電話,疲憊便煙消雲散,留在腦海的儘是自己兒時的勇敢,少年時的輕狂以及父母耐心的教誨。回過神來告訴自己要忍受,要堅持,暑假是考研前最集中最自由的複習時間,不容放棄。經歷了那年夏天,我已把蚊子看成是我的朋友。其實沒有蚊子和烈日的夏天將沒有特點,也終將被人忘記。度過了舒適的春天就應該消耗點由此囤積的脂肪,這樣才能保持健康循環嘛。

過完效率不高的夏天,我們又開始了新學期的課程--8門專業課。還剩下多的時間了,為了提高效率,我為自己精心做了課表。首先按往年中科院招生分數線,結合自己的實力,分別為數學、英語、政治、專業課劃定了分數線。根據這四個分數,分別為它們劃分了複習時間,更是將時間先分配到每個月,在分到每周,落實到每天,最後將這些時間與本學期的課表結合,做出了每天的時間表。

現在想起來,這張時間表對今日能跨入中科院有很大的貢獻。因為在這張表上我明確地分配了睡覺時間,吃飯時間,上課時間,每門考研課的複習時間及複習內容,還有放鬆時間。這樣使得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考研對我已不是一個賭注,更多的是生活方式,一種對時間的享受。一直到最後考試那一天,我都沒感覺到神經的緊張或身體的不適。詳細計畫,合理分配時間將是我以後做任何事的寶貴經驗。

整個過程中,最讓我失落氣餒的恐怕就屬英語複習的失誤了。我個人不太贊同背英語單詞,更強調多看多讀、邊看邊記,而且為應考,我將英語的大半精力花在了做閱讀理解上,即所謂的“抓大頭”原理。可由於一直沒看真題,在考試前一個月,拿出真題開始做時,發現20道題我僅能做對3、4道。當時除了暈外,沒有別的感覺,又正值各公司都來學校開招聘會的時候,真有放棄的念頭。冷靜下來後,撥通了家裡的電話,帶著嘶啞的聲音叫了聲媽,沒上過學的媽媽只說到“別著急上火,考不上咱工作,沒工作咱回家,家裡有你吃的”。頓時我又有了信心,拼到最後失敗了我還有家啊。掛了電話,開始向別的同學請教學習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終於有了收穫。在此我想說的是,考研讓我明白了家的意義,它是能溶解疲憊的藥劑,是每個充滿動力的源泉。所以朋友們,如果你失落了,委屈了,那就撥通家的號碼,有家人好好溝通一下吧!

總之,在這次考研的鍛鍊下,我有了更強的自信,更能拼搏了,也更成熟了。希望我的這些經驗教訓可以讓別人有所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