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申請寶典:本科生如何積累研究經驗

   作者:這個文章我覺得和那些要積累些小研究經驗的本科生聯繫比較大,對於那些立志發sci,ei的蒙牛酸酸乳,以及研gg,可以直接按後退鍵,以防浪費各位時間。

各位本科生都希望積累更多的研究經驗, 本仙也不例外. 我在大學前三年期間, 發過兩篇中文paper, 機器人亞洲區冠軍,其他研究經歷也不多,也就把系裡的實驗室混個臉熟。我先說進實驗室。

本大仙大一暑假就進了實驗室,當時和一幫研gg弄機器人。當時我進實驗室, 是老師叫去的。在這裡,我不得不又提到gpa的重要性,因為我們電路的老師是機器人的組頭,她當時看我成績極好,反映又快,就特別器重我。當時大一下她就問我暑假有什麼打算, 我說沒打算, 她就讓我去她實驗室. 後來, 我暑假和大二整學期都在裡面。我說這些的意思是, 進實驗室不是說進就能進, 一定要和老師弄好關係. 平時上課,多起來回答問題(當然你得會答);下課多跑去問題(當然你得會問); 然後作業認真做, 我們老師是都要認真改的。這樣,不久老師就會記得你。因為老師她也要培養接班人. 我們系教過我們的老師沒有一個是不認識我的。^_^ 後來我想進哪個實驗室,都是一句話的事. 有人說進實驗室會耽誤成績, 耽誤肯定是有的, 所以就要看你是什麼時候進了. 我在實驗室里最賣力的都是寒假暑假. 我除了大一寒假回過家, 之後到現在都沒有回過了。這中間,實驗室有沒人,東西隨你用,是最好的鍛鍊時間. 其實我覺得, 回了家也沒什麼意思, 最多打打遊戲出去喝喝酒,打打保齡球啥的,說到發paper,我也想談談。我第一篇paper是第一作者, 而且就我一個作者。當時大三開始的時候沒什麼試考,覺得挺無聊,就想發論文。然後根據實驗室的一些東西寫了篇,投了一個研所的小期刊,那是本大仙的處女座,居然刊了。後來,本大仙又跟一個研gg做mems,那個研gg給了我一個第三作者(其實我做了好多事情, 我一直覺得至少也該給我第二作者的),發在電子科大學報,這個期刊是個核心,不過不是啥sci什麼的。我總結下來,國內發paper,你要真是想發,真是為了有paper才發, 那水就一個字。給錢就行。所以,大家最好多關注下這方面動態,沒事寫寫投投,不收又不要錢. 雖然這些對以後嚴謹的志學態度不好, 但我覺得,只要你不剽竊,寫的是自己的東西,即使質量差一些,也沒啥關係,咱畢竟是個本科生。對培養這種學術意識是個很好的鍛鍊。

再談到參加比賽,我覺得數學建模應該積極參加,因為我當時實在沒空,就沒去show一下。我覺得對ee學生來說,數學建模是個很好的學習和鍛鍊。老美也重視這個,畢竟其他的什麼世界性的ee大賽,也不是說碰就能碰到的。

當然, 研究經歷, 只是錦上添花. 這個錦, 就是gpa. 有了好的gpa, 研究經歷如果也豐富, 自然事半功倍. 而且, 你有了paper, 陶瓷也好套, 畢竟這年頭, ee本科有幾個有paper的.

先說這么多, 大家湊合看著, 想起什麼再添. 如果有猛牛酸酸乳看完此文十分不爽, 請不要回復帶有黑社會性質的帖子. 我也只是自己根據自己的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