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考志願填報:模式新機制活定位準的獨立學院

困惑家長楊女士:

幾次模擬考試,女兒的成績都不太理想,一本二本估計夠不上。老師覺得她的成績考三本還比較有把握。可是我聽說三本院校都是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還經常能在電視報紙上看到關於三本的負面報導,我能讓女兒上三本嗎?還是讓她再復讀一年?

獨立學院自1999年6月誕生以來,時歷八載,數量達到318所,成為高等教育領域不容忽視的組成部分。但是8年的時間也不能算長,畢竟還有很多人經常會問“何為獨立學院”?記者近日就獨立學院的發展和未來等話題,採訪了中國獨立學院協作會副秘書長、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院長尹大家。

記者:獨立學院誕生不滿10歲,很多人還不了解,您能介紹一下獨立學院的概況嗎?

尹大家:獨立學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本科層次的二級學院。自1999年6月誕生以來,經過8年的跨越式發展,全國現有獨立學院318所,在校生總數達100多萬人。

2006年全國獨立學院共招生54.3萬多人,占當年全國招生總量的11%。作為高等教育領域一支迅速崛起的生力軍,獨立學院為我國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貢獻頗多。

記者:一路走來,獨立學院經過了怎樣的歷程呢?

尹大家:獨立學院是高校辦學機制創新與模式改革的一項重大突破,其發展歷程大約經歷了三個階段。

1999年6月至2003年3月,是獨立學院的興起階段。1999年,黨中央、國務院立足於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全局,結合21世紀初期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為進一步拉動內需,緩解就業壓力,並參照國際上的一些成功經驗,作出了進一步擴大高等教育階段招生規模的重大決策。為落實這一決策,浙江省於1999年年底率先依託普通高校,吸引社會力量,利用銀行貸款組建了5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經濟獨立核算的二級學院。在其後的3年時間裡,全國各地相繼建起了類似的二級學院。

2003年4月至2005年3月,是獨立學院的確認階段。2003年4月23日,教育部頒發了《關於規範並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教發[2003]8號),將“由普通高校按照新的機制、新模式舉辦的本科層次的二級學院”簡稱為獨立學院,明確提出試辦獨立學院一律採用民辦機制,獨立學院應具有獨立的校園和基本辦學設施,實行相對獨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獨立進行招生,獨立頒發學歷證書,獨立進行財務核算,應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2003年6月13日,教育部召開了“普通高等學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工作會議”,教育部部長周濟發表了題為《促進高校獨立學院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講話,強調獨立學院要積極發展,突出一個“優”字;規範管理,突出一個“獨”字;改革創新,突出一個“民”字。

2003年8月15日,教育部發出了《關於對各地批准試辦的獨立學院進行檢查清理和重新報批工作的通知》(教發函[2003]247號),對已經過省級人民政府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准試辦的獨立學院進行了檢查清理及確認。

2004年11月29日,教育部發出了《關於對獨立學院辦學條件和教學工作開展專項檢查的通知》(教高[2004]21號),並從2004年12月起到2005年2月,分期分批對全國已經確認的獨立學院的辦學條件和教學工作進行了專項檢查。在專項檢查的基礎上,教育部於2005年3月22日召開了“進一步做好獨立學院試辦工作網路視頻會”,時任教育部副部長的張保慶作了題為《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注重質量,嚴格管理,努力促進獨立學院健康、持續發展》的講話,明確指出“獨立學院總體上是積極的、健康的,成績是主要的,這是一個基本判斷”,並表示今後應該繼續加以支持,並適度加快發展,爭取在未來幾年內使在校生總規模達到200萬人,成為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2005年3月至今,是獨立學院的規模發展階段。在教育部“進一步做好獨立學院試辦工作網路視頻會”精神的鼓舞下,全國各大普通高校試辦的獨立學院迅速增加,招生規模也迅速擴大。

記者:獨立學院和其他類型的院校相比,特色體現在哪些方面?

尹大家:經過8年的艱苦創業和積極探索,獨立學院以其“民、獨、優”的新模式、新機制,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已獨樹一幟,占有了特殊的地位,其主要特色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模式新。根據投資渠道與合作方式的不同,現有獨立學院主要有三種模式,即:“公辦高校+民營企業”模式、“公辦高校+地方政府+企業”模式、“公辦高校+異地政府”模式。

機制活。按照教育部《關於規範並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現有獨立學院基本上採用民辦機制,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這是高校管理的一種新模式,實行崗位聘任、績能考核、優勝劣汰、能上能下的人才競爭機制,以及多勞多得、優勞優獲的分配製度,在管理上充滿了活力。

定位準。獨立學院處在本科教育的末端和專科教育的前端,有別於普通本科高校,也有別於職業技術學院和自行舉辦的民辦高校。因此,獨立學院目前定位於單科或多科性、教學套用型的地方民辦高校,即以本科教學為主導,突出實踐技能培養,以服務地方或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為主要目標。

質量好。目前,獨立學院的培養目標普遍定位於“專業型、套用型、複合型”,專業設定主要面向地方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社會和人力資源市場急需的短線專業。因此,獨立學院所培養的學生與普通高校本科學生相比,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套用技術能力;與專科(高職)學生相比,有較系統的學科基礎理論,具備一定的創新與技術革新的理論能力。

記者:中國獨立學院協作會現在每年都召開一次峰會,今年的峰會將於5月底在四川成都舉行,請問協作會是怎樣的一個組織呢?

尹大家:為加強獨立學院的團結與協作,促進獨立學院的提高與發展,2004年4月27日至28日,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發起並主辦了“2004年中國成長型大學——獨立學院峰會”。全國140多所獨立學院的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會上出現了成立獨立學院民間組織的建議,得到與會代表的回響。

2005年6月19日至20日,中國獨立學院峰會暨協作會在江南大學太湖學院召開,全國154所獨立學院的負責人參加了會議。為建立全國獨立學院長期穩定的交流合作機制,會議決定成立中國獨立學院協作會,並推選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燕山大學裡仁學院、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等為常務理事單位。

中國獨立學院協作會常務理事會第一次會議推舉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為理事長兼秘書長單位,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為副秘書長單位。

2006年6月10日至11日,中國獨立學院協作會暨獨立學院峰會在燕山大學裡仁學院召開,全國180多所獨立學院的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會議討論了《普通高等學校獨立學院教育工作合格評估方案》。

中國獨立學院協作會的成立和每年一次獨立學院峰會的召開,在爭取政策、相互協作、共同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記者:獨立學院的發展前景如何?

尹大家:今後若干年內,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高層次高等教育供求矛盾依然突出。隨著高中階段畢業生數的增長,即使繼續保持現有65%~70%的聯考錄取率,全國高校在校生規模每年也要遞增100萬人以上,其中本科在校生規模每年要遞增50萬人左右。因此,獨立學院目前處在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機。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現在的獨立學院大多依託母體而發展,將來這種依賴程度會逐步減少,隨著獨立學院自身品牌的形成和辦學條件的不斷完善,獨立學院的獨立性將會越來越強。

先進的辦學理念和科學的辦學定位,優越的辦學條件和優秀的師資隊伍,專業設定的適應性和培養目標的多元化,新機制、新模式的不斷完善和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將使獨立學院實現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