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註冊會計師《審計》試題、答案及依據

一、單項選擇題

1.在終結審計之前對控制風險的最終評估水平,如與其初步評估結論不一致,註冊會計師應當()。
a.重新了解內部控制
b.重新執行符合性測試
c.重新確定重要性水平和可接受審計風險水平
d.考慮是否追加相應的審計程式
答案:d 依據:《審計》教材第217頁。

2.乙註冊會計師為查明導致b公司會計報表嚴重失實的錯誤與舞弊,應主要實施()。
a.分析性覆核程式b.符合性測試程式
c.實質性測試程式d.穿行測試程式
答案: 依據:《審計》教材第115頁。

3.甲註冊會計師審計w公司1999年度會計報表時,將其交易和賬戶劃分為銷售與收款循環、購貨與付款循環、生產循環、籌資與投資循環。在一般情況下,甲應將應付工資及應付福利費項目劃入()。
a.銷售與收款循環 b.購貨與付款循環 c.生產循環 d.籌資與投資循環
答案:c 依據:《審計》教材第290頁。

4.下列各項中,屬於生產成本審計實質性測試程式的是()。
a.對成本進行分析性覆核
b.審查有關憑證是否經過適當審批
c.審查有關記賬憑證是否附有原始憑證,以及這些原始憑證的順序編號是否完整
d.詢問和觀察存貨的盤點及接觸、審批程式
答案:a 依據:《審計》教材第373頁。

5.丙會計師事務所與d公司於2000年1月20日簽訂的1999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業務約定書,作為審計檔案,應當()。
a.至少保存至2001年b.至少保存至2005年
c.至少保存至2010年d.長期保存
答案:d 依據:《審計》教材第172、180頁。

6.註冊會計師執行會計報表審計業務獲取的下列審計證據中,可靠性最強的是()。
a.購貨發票 b.銷貨發票 c.採購訂貨單副本 d.應收賬款函證回函
答案:d 依據:《審計》教材第160頁。

7.註冊會計師運用分層抽樣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
a.減少樣本的非抽樣風險
b.決定審計對象總體特徵的正確發生率
c.審計可能有較大錯誤的項目,並減少樣本量
d.無偏見地選取樣本項目
答案:c 依據:《審計》教材第268頁。

8.註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實施銷貨業務的截止測試,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檢查()。
a.年底應收賬款的真實性 b.是否存在過多的銷貨折扣
c.銷貨業務的入賬時間是否正確d.銷貨退回是否已經核准
答案:c 依據:《審計》教材第311頁。

9.對大額逾期應收賬款如無法獲取詢證函回函,則註冊會計師應()。
a.審查所審計期間應收賬款回收情況
b.了解大額應收賬款客戶的信用情況
c.審查與銷貨有關的銷售訂單、發票、發運憑證等檔案
d.提請被審計單位提高壞賬準備提取比例
答案:c 依據:《審計》教材第318頁。
10.註冊會計師認為被審計單位固定資產折舊計提不足的跡象是()。
a.經常發生大額的固定資產清理損失 b.累計折舊與固定資產原值的比率較大
c.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賬面價值龐大 d.固定資產保險額大於其賬面價值
答案:a 依據:《審計》教材第352—366頁。

11.在編制審計計畫時,註冊會計師應當對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判斷,以便確定()。
a.所需審計證據的數量 b.可容忍誤差 c.初步審計策略 d.審計意見類型
答案:a 依據:《審計》教材第204頁。

12.監盤庫存現金是註冊會計師證實資產負債表所列現金是否存在的一項重要程式,被審計單位必須參加盤點的人員是()。
a.會計主管人員和內部審計人員 b.出納員和會計主管人員
c.現金出納員和銀行出納員 d.出納員和內部審計人員
答案:b 依據:《審計》教材第409頁。

13.註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時,應關注其財務危機。下列各種跡象中,屬於財務危機的是()。
a.會計主管人員離職且無人替代 b.失去主要市場、特許權或主要供應商
c.人力資源或重要原材料短缺d.存在大量不良資產且長期未作處理
答案:d 依據:《審計》教材第502頁。

14.甲註冊會計師於2000年1月28日開始對a公司1999年度會計報表進行審計,2月18日完成外勤審計工作,2月22日完成審計報告,並於2月23日將審計報告送交a公司。則a公司管理當局聲明書的日期通常應當為()。
a.2000年1月28日b.2000年2月18日
c.2000年2月22日d.2000年2月23日
答案:b 依據:《審計》教材第513頁。

15.當註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單位在實收資本及相關的資產、負債的確認方面存在異議,且無法協商一致時,註冊會計師應當()。
a.出具保留意見的驗資報告
b.出具拒絕表示意見的驗資報告
c.在驗資報告意見段之後增列說明段,說明理由
d.在驗資報告意見段之前增列說明段,說明理由
答案:c 依據:《審計》教材第57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