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稅務師資格考試:稅務基礎知識題(四)

綜合測試(一)簡答題
1.稅收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答:稅收的基本內涵是:
(1)稅收的徵收主體是政府;
(2)稅收的客體是社會成員,亦即企業、個人等納稅人;
(3)稅收必須藉助法律手段強制徵收;
(4)稅收是無償徵收的,政府在徵收稅款時無須作等價交換;
(5)徵稅的目的是為了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因而其本質特徵是有償的;
(6)國家以稅收方式取得財政收入,等等。 來源:

2.依法治稅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答:依法治稅的基本內涵是:以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為指導,在依法治國的總體框架下,將依法治稅作為稅收工作
的靈魂貫徹始終,自覺維護稅法的權威,確保稅法得到普遍、公正、準確、有效的實施,逐步形成有中國特色的完
善的稅收法律體系、規範的稅收執法體系、有效的稅收執法監督體系和健全的稅收保障體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主要有三層含義:第一,依法治稅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為指導,堅持
黨的領導。第二,依法治稅必須堅持法律至上的基本準則。第三,依法治稅必須在稅收領域中得到普遍遵從,貫穿
稅收工作的始終。

3.土地增值稅在確定增值額時允許扣除項目金額有哪些?
答:土地增值稅的計稅依據是納稅人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增值額,增值額是納稅人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收入減除
規定扣除項目金額後的餘額。扣除項目金額,主要包括:
①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
②房地產開發成本。
③房地產開發費用。
④舊房及建築物的評估價格。
⑤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
⑥對從事房地產開發的納稅人可按前述①、②項規定計算的金額之和,加計20%的扣除。

4.在哪些情況下,稅務機關有權核定納稅人的應納稅款?
答: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納稅人的應納稅額:
①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可以不設定帳簿的;
②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應當設定但未設定帳簿的;
③擅自銷毀帳簿或者拒不提供納稅資料的;
④雖設定帳簿,但帳目混亂或者成本資料、收入憑證、費用憑證殘缺不全,難以查帳的;
⑤發生納稅義務,未按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
⑥納稅人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