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注稅考試稅收相關法律模擬試卷-二-

一、單項選擇題(共4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認定屬於()。
a.行政許可
b.行政確認
c.行政裁決
d.行政強制
【答案】b
【解析】本題屬於對身份的行政確認。
 2.市轄區、不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街道辦事處屬於()。
a.行政機關
b.行政機關的派出機關
c.行政機關的派出機構
d.行政機關授權的組織
【答案】b
【解析】參見教材p16。目前,我國的派出機關主要有三類:省、 自治區人民政府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行政公署;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區公所;市轄區、不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街道辦事處。
3.根據法律法規規定,稅收徵收過程中,如果因稅務機關的責任,致使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可以在三年內要求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補繳稅款,但是不得()。
a.收取罰款
b.給予行政處罰
c.加收3%的罰款
d.加收滯納金
【答案】d
【解析】納稅人少繳稅款的,如果是稅務機關的責任,稅務機關在3年內可以要求納稅人補繳稅款,但不得加收滯納金;如果是納稅人計算錯誤引起的,則稅務機關在3年內(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到5年)可以追徵稅款,加收滯納金。
4.行政複議主要採用()方式。
a.行政審查
b.書面審查
c.開庭審查
d.司法審查
【答案】b
【解析】行政複議原則上採用書面審查的辦法,但是申請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複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認為有必要時,可以向有關組織和人員調查情況,聽取申請人、被申請人和第三人的意見。
5.行政複議被申請人必須是()。
a.實施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
b.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
c.行政主體
d.實施抽象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
【答案】c
【解析】行政複議的被申請人必須是行政主體。
6.臨時性行政許可()需要繼續實施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
 a.設定滿一年
 b.實施滿一年
 c.設定滿兩年
d.實施滿兩年
【答案】b
【解析】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尚未設定的行政許可,省級政府規章可以設定,但規章只能設定臨時性的行政許可,實施滿一年需要繼續實施的,應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
7.下列各項中,關於行政訴訟財產保全的說法正確的是()。
a.行政訴訟財產保全是指行政機關或者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的權利人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前,有充分理由認為被執行人可能逃避執行而申請人民法院採取的財產保全措施。
 b.適用財產保全的案件必須是對罰款不服而起訴的行政訴訟案件
 c.人民法院對於因雙方當事人的行為可能使具體行政行為不能執行的案件
d.當事人對財產保全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複議
【答案】d
【解析】財產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訴訟開始後裁判作出前,為了保證將來生效判決的執行,而對當事人的財產或爭議的標的採取的一種強制性措施;a項所述的是非訴行政案件執行前的保全。適用財產保全的案件必須具有給付內容;必須具有由於一方當事人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致使將來生效的判決或具體行政行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可能性。當事人對財產保全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複議。複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8.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應當自被執行人的()。
 a.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90日內提出
 b.法定起訴期限屆滿前90日內提出
 c.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180日內提出
d.法定起訴期限屆滿前180日內提出
【答案】c
【解析】對於行政訴訟的執行,根據規定,申請人是公民的,申請執行生效的行政判決書、行政裁定書、行政賠償判決書和行政賠償調解書的期限為1年,申請人是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180日。對於非訴行政案件執行的申請期限,法律規定,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應當自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180日內提出。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9.下列對當事人既提起行政訴訟又申請行政複議案件的處理,符合法律規定的是()。
 a.如果先受理的機關是審判機關,當事人仍有權先申請行政複議再提起行政訴訟
 b.如果先受理的機關是行政複議機關,任何案件當事人對行政複議不服的,仍有權提起行政訴訟。
 c.如果先受理的機關是審判機關,對於判決或者裁定不服的,當事人可以再申請行政複議。
 d.如果先受理的機關是行政複議機關,當事人對複議決定不服的,除複議終局型外,仍有權提起行政訴訟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行政複議與行政訴訟的關係。對於選擇型,、c如果直接選擇了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已經依法受理的,則不得再申請行政複議,故選項a錯誤;對於選擇兼終局型,即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由選擇行政複議與行政訴訟,但選擇了行政複議後則不能再提起行政訴訟。故選項b錯誤。
10.下列各項中符合有關法律規定的是()。
 a.行政機關的複議決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終局決定
 b.省級人民政府對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作出的確權複議決定,行政相對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c.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行政複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是法律規定行政複議決定為最終裁決的除外
 d.當事人對稅務機關的處罰決定、強制執行措施或者稅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必須先申請複議。對複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答案】c
【解析】對於複議終局型的,行政複議決定產生最終的法律效力;對於其他類型,當事人對行政複議決定不服的,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故選項a錯誤。b項“省級人民政府對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作出的確權複議決定”是複議終局型的,複議決定為最終裁決,不得再提起行政訴訟。d項“對稅務機關的處罰決定、強制執行措施或者稅收保全措施不服”不屬於複議前置型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