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7:不按照安全設施設計施工以及不嚴格依法驗收安全設施案

某選礦廠是由林某和范某共同投資的一家私營企業。為了獲得建廠的批准,投資者聘請了正規的設計單位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有關建設工程尤其尾礦庫的安全設施進行設計,有的設計甚至還高於國家標準,因而很快獲得有關部門的批准。但是,投資者為了節約資金,要求施工單位不須完全按照批陽的安全設施設計施工。
結果,施工單位利用一條山谷構築尾礦庫,其基礎壩則用石頭砌築成一道不透水壩,壩頂寬5米,地上部分高4米,埋入地下約2米。後期壩採用沖積法築壩。施工完畢,投資者通過熟人流通關係,使選礦廠尾礦庫未經嚴格驗收就投入使用某日,突下大雨,由於尾礦庫積水過多,導致尾礦庫後期壩中部底層突然垮塌,隨之整個後期堆積壩也跟著垮塌,共衝出水和尾砂15820立方米,同時衝垮43間民工簡易工棚和57間銅坑礦基建隊房屋,致使28人死亡,56人重傷。
分析事故原因。
參考答案:
這是一起由於施工單位沒有按照批准的安全設施設計施工和驗收部門沒有嚴格驗收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案件。經調查認定,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是由於施工單位在建設單位的壓力下,沒有按照批准的安全設施設計施工,致使建成的基礎壩不透水,在基礎壩與後期堆積壩之間形成一個抗剪能力極低的滑動面,同時由於尾礦庫突然蓄水過多,而乾灘長度不夠,壩體終因承受不住巨大壓力而沿基礎壩與後期堆積壩之間的滑動面垮塌。在此過程中,驗收部門和驗收人員對尾礦庫的驗收嚴重不負責任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安全生產法》第27條規定:“礦山建設項目和用於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的施工單位必須按照批准的安全設施設計施工,並對安全設施的工程質量負責。”“礦山建設項目和用於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竣工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前,必須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安全設施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生產和使用。驗收部門及其驗收人員對驗收結果負責。”
根據這一規定,礦山建設項目和用於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的施工單位必須按照批准的安全設施設計施工。它要求所有工程都必須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方案,否則不準開工。安全設施設計一經批准,必須嚴格執行。施工過程中,任何部門和個人,都不得擅自改變。無論何種原因,凡屬安全設施設計內容變更和調整,都必須編制施工調整方案,報原審批單位批准後方可執行。要加強施工全過程控制。
施工單位必須依據安全設施設計和技術標準精心施工並應當接受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監督檢查。實行總承包的工程,總承包單位對工程質量和竣工交付使用的保修工作負素。實行分包的工程,分包單位要對其分包的工程質量和竣工交付使用的保修工作負責,總承包單位應當與分包單位就分包工程的質量承擔連帶責任。建設項目竣工技人生產或者使用前,必須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安全設施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生產和使用,驗收部門及其驗收人員對驗收結果負責。
可見,施工單位必須按照批准的安全設施設計施工,不能僅僅聽命於建設單位,不能為了承包工程項目而迎合建設單位的不合理要求,而是應當按照批准的安全設施設計不折不扣地進行施工。此案中,施工單位為了獲得承包權,視法律規定的義務於不顧,擅自違反批准的設計檔案進行施工,因而對尾礦庫的工程質量問題負有重要法律責任。同時,驗收部門沒有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對安全設施質量進行驗收,依法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此外,投資者為了自身利益,忽視安全問題,直接決策導致此次事故的發鹽,依法也應當承擔必要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