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出版首部應急避險中國小教材

近日,中國首部應急避險中國小教材在深圳面世,遇到突發事件或緊急事故的應急求生技能將更生動地走進課堂和學生家庭。昨天,記者來到該教材的誕生地——深圳市寶安中學,孩子們對“生存教育課”的喜愛程度讓記者驚嘆。

記者看到,深圳市寶安中學組織編著的這本《應急求生教程》分為社會安全篇事故災難中的應急篇、自然災害中的應急篇和衛生安全篇,廣泛涉及了中國小生容易遇到的基本求生技能,包括獨自面對陌生人敲門、提防小偷、識破生活騙局、不在網路中迷失、火災逃生、防避雷電、洪水災害應急,甚至還教孩子現場心肺復甦術。通過每章“觸目驚心”的事例震撼,“不能這樣做”的警示,生動的“避險指引”,“險中求生”“模擬演練”的情景學習,環環相扣、逐步引導孩子掌握各種應急求生技能。這和國家發布的《中國小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學校公共安全教育應包括意外傷害、網路、自然災害等六個模組的設定是吻合的。

緊急情況求生招數

情況一:發生擁擠踩踏怎么自護?

幾位同學紛紛演練起學過的姿勢。小胖郭一睿乾脆躺倒在地上,猛抱著頭,身子蜷在一起,這叫球狀保護,如果在踩踏中不幸倒地,就可以用這個動作保護太陽穴、眼睛、心臟和胸腔。

點評:自護的關鍵是有效保護身體的脆弱部位如太陽穴、眼睛、頸部、心臟、腹腔和陰部等,同時保持呼吸暢通以防窒息或是被踩成重傷死亡;原則是儘量站立不要倒地,一旦倒地應保護好脆弱部位。

錯誤做法:遇到擁擠馬上抱頭蹲下,在人流中彎腰提鞋、撿東西。

情況二:地震來了躲在哪裡更安全?

高惠琳說:“最好是有足夠的時間逃到空曠的場地,萬一不行要躲到教室的牆角。”郭一睿看著四周環境說:“不能躲到講台的柜子裡面去,因為有電線,地震發生時可能會導致火災。可以將兩個桌子搭起來,形成小的生存空間。”

點評:上述做法都是身處室內時正確的避險做法。

錯誤做法:地震開始時,從高樓往外跑(因為從高樓上逃到空地幾率很小,且易被懸掛物砸傷);乘電梯;跳樓;躲在空曠的客廳和容易下墜的陽台。

情況三:被搶劫如何保護自身安全?

斯文的楊浩海和小胖郭一睿都告訴記者,他們曾經歷過搶劫。小胖說,那次他推著腳踏車過人行天橋,突然一個看起來很斯文的年輕人一把將他推倒在地,奪過腳踏車就迅速騎走了。他沒有緊張也沒有去追,而是記起老師說過,像這樣的情況要先保護好自己的安全。

點評:作為國中生遇到搶劫,自身處於弱勢地位,在此情況下,首要的是注意好自身的安全,然後及時報警。

情況四:面對綁架如何脫身?

高個子女生高惠琳接話說,一旦被綁架有機會跟爸爸媽媽說話,就要設法透露出綁匪儘可能詳細的信息。她已經跟爸媽商量好了,比如電話里不透露被綁架了,說跟幾個哥哥姐姐一起玩;說方向時,講不是東、不是南、不是西,那家長自然就知道綁匪的車是朝北去了。“這樣就可以迷惑綁匪,同時可以安全地將信息傳遞出去。”

點評:上述同學的做法是應對綁架的有效手段。

錯誤做法:在周圍無人的情況下,被綁架後仍大聲哭喊、掙扎、反抗;表示認識或者能夠認出綁架者;輕易食用綁架者“單獨”給的食物(應提防摻有某些藥品)。

各方說法:

大學教授:武漢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邱均平教授認為,社會公眾目前普遍在如何應急求生這方面技能比較缺乏,原因在於對公民的“生存權”、“人身權利”認識不夠,法律意識不強。其次,社會對生存應急教育也未高度重視,只是在事故危險發生產生嚴重後果之後,就事論事,缺乏從教育入手的系統、長效的預防機制。

教育局: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唐海海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獨生子女較多,人格心理上容易出現問題,必須重視生存教育問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能成熟地應對突發緊急事件。

鹽田區教育局基教科負責人王以巨介紹,鹽田區教育局已經啟動委託教研員編寫生存教育讀本的工作。

老師:深圳市寶安中學老師張敏在“生存教育課”上開設了“防範性騷擾”一課,告訴同學們——在遭遇公開或隱秘的騷擾時要勇敢地站出來說“不”。課後,一位不知名的學生在張敏qq上留言“老師,你解開了我心中的一個結。謝謝你,老師”。張敏說:“這是讓我欣慰的一句話,我很開心又教給了學生一項自我保護的技能。”

家長:家住深圳市羅湖區的李先生表示,學校能開設“生存教育課”,教孩子一些應急求生的基本技能將讓孩子受益終生,做父母的擔心也減少了很多啊。(劉暢、鮑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