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樂譜音樂常識

目錄

1、什麼是音樂?2、什麼是樂音和噪音?
3、什麼叫音高?4、音樂中所用的樂音有多大範圍?
5、什麼叫音名和唱名?6、什麼叫音列?音列是如何分組的?
7、哪一個音叫標準音?8、什麼叫全音?什麼叫半音?
9、什麼叫自然音?什麼叫變化音?10、什麼叫音階?
11、什麼叫記譜法?12、什麼是簡譜?
13、什麼是五線譜?14、什麼是小夜曲?
15、什麼叫波爾卡?16、什麼叫瑪祖卡 ?
17、什麼叫小步舞曲?18、什麼叫圓舞曲?
19、什麼叫學堂樂歌?20、andante allegro.....什麼意思?
21、史特勞斯是誰?22、哪兩首以“多瑙河”命名的圓舞曲最著名?
23、什麼叫哈巴涅拉舞曲?23、什麼是聲樂套曲?

1、什麼是音樂? 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說法很多。筆者認為音樂是一種聲音藝術而非視覺或其它什麼感覺的藝術。把樂音(有時也適當使用噪音)按一定的規律組織起來,使人聽之產生美感,這種藝術就叫音樂。

2、 什麼叫噪音?什麼叫樂音? 聲帶、琴弦、木頭板、馬達等物體振動時會發出聲波,聲波通過空氣傳播進入我們的耳朵,就使我們聽到了聲音。聲音有噪音和樂音之分:振動無規律的聲音,如木頭板聲、馬達聲等,叫噪音;振動有規律,如人聲帶發出的歌聲,由琴弦發出的琴音等,叫樂音。音樂中所用的音主要是樂音。

3、什麼叫音高? 樂音聽起來有的高,有的低,這就叫音高。音高是由發音物體振動頻率的高低決定的,頻率高聲音就高,頻率低聲音就低。比如女人唱歌時聲帶振動頻率高,男人唱歌時聲帶振動頻率低,所以男聲比女聲低。

4、音樂中所用的樂音範圍有多大? 音樂中所用樂音的範圍從每秒種振動16次的最低音到每秒鐘振動4186次的最高音,大約97個。現代最大的鋼琴可以奏出其中的88個音,是樂音範圍最大的樂器。人唱歌時因受生理限制,所能唱出的樂音僅是樂音範圍中的一小部份。

5、什麼叫音名?什麼叫唱名? 不同音高的樂音,是用c d e f g a g 來表示的,這七個拉丁字母就是樂音的音名,它們一般依次唱成do re mi fa sol la si,即唱成簡譜的1 2 3 4 5 6 7 ,相當於漢字“多來米發梭拉西”的讀音。do、re、mi .......是唱曲時樂音的發音,所以叫唱名。

6、什麼叫音列?音列是如何分組的? 把上面所說的90幾個高低不同的樂音按順序排列起來,構成一個序列,這個序列就叫音列。音名只有七個,而音列中的音卻大大超過這個數量,如何把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區別開來呢?方法就是分組。人們把音列中的音劃分成幾個組。把音列中處在中央位置的一組(即鋼琴、電子琴等鍵盤樂器中由中央c開始,向上的七個音)叫小字一組,把比小字一組高一倍、高兩倍、高三倍的音分別叫小字二組、小字三組、小字四組。樂音中當然有比小字一組低的音,它們的分組是:比小字一組低一倍的叫小字組,低兩倍的叫大字組,低三倍的叫大字一組,低四倍的叫大字二組。這樣一來,音列中的分組由低到高的順序是:
大字二組 大字一組 大字組 小字組 小字一組 小字二組 小字三組 小字四組
樂音的範圍音樂術語叫做音域。人聲的音域大約是:女聲由小字組的f到小字二組的a,男聲由大字組的f到小組一組的a。那么,你的音域有多寬呢?有機會時無妨在鋼琴上試一試。從你能唱出來的最低的那個音起,到最高的那個音止,這個範圍就是你的音域。

7、 哪一個音是標準音? 國際上規定小字一組的a音每秒振動440次,這個音就是標準音。由於音列的各音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數量關係,例如比某一音高一倍的音(又叫高一個八度),其頻率一定比某音高一倍,比它低一倍的音(又叫低一個八度),其頻率一定比某音低一倍,所以規定了標準音的音高,也就等於規定了其它各音的音高。有了這個標準,人們在製造樂器時,在奏樂、唱歌時,定音就有了根據。

8、什麼叫全音?什麼叫半音? 把c d e f g a b 這一組音的距離分成十二個等分,每一個等分叫一個“半音”。兩個音之間的距離有兩個“半音”的 ,就叫“全音” 。在鋼琴、電子琴等鍵盤樂器上,c-d,d-e,f-g,g-a,a-b,兩音之間隔著一個黑鍵,它們之間的距離就是全音;e-f,b-c,兩音之間沒有黑鍵相隔,它們之間的距離就是半音。

9、什麼叫自然音?什麼叫變化音? 通俗地說,我們唱歌的時候,那些唱成1 2 3 4 5 6 7 的音,叫自然音;那些在它們的左上角加上#號(如#4、#1)或者b號(如b7、b3)的,叫變化音。#叫升記號,表示把音在原來的基礎上升高半音;b叫降記號,表示把音在原來的基礎上降低半音。

10、什麼叫音階? 把c、d、e、f、g、a、b 等各音中的某一個音作為中心,由它開始由低至高(或由高到低)按順序排列起來,這個音的序列由於象梯子一樣,逐級向上或向下,所以叫音階。下面的兩個序列都是音階,前者是大音階,後者是自然小音階:

c d e f g a b c a b c d e f g a

11、什麼叫記譜法? 一首曲子一般都包含高低、長短、強弱等要素。把這些要素用各種記號、符號記錄在紙面上的方法叫記譜法。古今中外使用過和正在使用中的記譜法是有很多的。拿我國來說,古今使用過的記譜法就有多種。據說早在戰國時代,衛靈公手下的音樂師叫師涓的,就能用某種記譜方法記譜了。據文字記載,我國隋唐時期就產生了工尺譜、減字譜(古琴用),宋代又又產生了俗字譜。工尺譜幾經沿變,至今仍有民間藝人使用。不過近、現代在我國使用比較普遍的是簡譜和五線譜,尤其以使用簡譜的人最多。從世界範圍來看,使用最普遍的是五線譜。

12、什麼是簡譜? 簡譜是用阿拉伯數字1、2、3、4、5、6、7來記錄音高的一種記譜法,讀過書的中國人幾乎都認識它。這種記譜法的是法國的修道士蘇埃蒂1665年提出來的。後來,將它加以改進和積極推廣的竟然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盧梭。由於這種記譜法不方便於記錄多聲部的、複雜的音樂,在歐洲幾乎從未普及過。1882年前後,美國人梅森到日本講學時把它傳入日本,19世紀曾有一度在日本學校通用過,不過後來他們也不用了。清朝末年,簡譜通過留日學生傳入我國。1904年,沈心工先生編寫的“學校唱歌法”一書出版,曾風行一時,從此簡譜便在我國普及開來。筆者認為,簡譜作為一種大眾化的記錄方法,在我國普及和推廣音樂方面曾經而且仍在發揮很大的作用。不過由於它記譜有不少局限,而且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又都不用它,我們應當創造條件推廣、普及五線譜,以利於提高音樂水平及與世界各國進行音樂文化交流。

13、什麼是五線譜? 五線譜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記譜法,在目前的記譜法中,五線譜相比較而言最為嚴密、準確、科學。它用五條平行橫線記錄聲音的高低,用空心(或實心)橢圓或在它一側加豎線(有的還在豎線的一端加“尾巴”)的圖形作音符,表示音的長短(實例請見本站登載的曲譜)具有立體感,便於記錄多聲部音樂。它17世紀末正式傳入我國,在清朝康熙年間宮廷編撰的“律呂正義續編”中,對它有詳細介紹,可見傳入我國之久。1930年,音樂家劉天華先生將梅蘭芳唱的戲曲用五線譜記錄下來,出版了“梅蘭芳歌曲譜”,該書是我國第一部記錄戲曲音樂的專集。 有些人認為五線譜比簡譜難學。有這種觀念是容易理解的。其實主要原因並非五線譜難,而是改變從小養成的讀譜習慣難。你從小接觸的樂譜都是簡譜,已經習慣於簡譜那一套,現在要改當然難了。如果從幼稚園開始就用五線譜,國小、中學音樂教科書也一律如此,平常所見的譜都是五線的,曠日持久,就習慣成自然了。現在有不少孩子三、四歲就開始學鋼琴(學鋼琴就非用五線譜不可了),由淺到深,由簡到繁,讀譜練琴齊頭並進,所以不少孩子年紀雖小,視讀線譜的能力卻比許多成年人強得多。什麼道理?熟能生巧嘛!

14、什麼是小夜曲? 文章有各種體裁,如記敘文、議論文、詩歌、散文等,都是文章的體裁。音樂也有各種體裁,如小夜曲、搖籃曲、奏鳴曲、圓舞曲、小步舞曲、波爾卡、瑪祖卡......都是音樂的體裁。 小夜曲是音樂體裁的一種,是用於向心愛的人表達情意的歌曲。起源於歐洲中世紀騎士文學,流傳於西班牙、義大利等歐洲國家。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對著情人的視窗歌唱,傾訴愛情,鏇律優美、委婉、纏綿,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形式也有所發展。“中外著名歌曲”中登載的舒柏特、托西尼作曲的小夜曲,都在世界上流傳甚廣。

15、什麼叫波爾卡? “波爾卡”這個標題不是起概括和提示音樂內容的作用,而是表明它的體裁屬於一種男女對舞用的舞曲。起源於捷克民間,曾經風行全歐,西洋不少著名作曲家都用過這種體裁寫過音樂作品。它一般為二拍子,節奏活潑、歡快。

16、什麼叫瑪祖卡? 也是屬於男女對舞用的舞曲。起源於波蘭,也曾在歐洲風行一時。它與波爾卡最大的區別是前者為二拍子,而它卻是三拍子。一般三拍子的曲子重音是落在小節的第一拍,而瑪祖卡卻常落在第二或第三拍。比如“淺易琴譜”中所登的湯姆生《瑪祖卡》,多數小節的重音就是如此。瑪祖卡所表達的情緒一般都活潑熱烈,演奏時需掌握這個特點。

17、什麼叫小步舞曲? “淺易琴譜”里已登了兩首由巴赫作曲的小步舞曲,其實巴赫寫這種體裁的作品並不止兩首,而且許多古典音樂大師如貝多芬、莫扎特等也都寫過以“小步舞曲”命名的作品。 小步舞曲起源於歐洲的宮庭,曾在法國宮庭流行一時。它是一種三拍子的舞曲,速度緩慢,從容典雅,頗具貴族的風格。

18、什麼叫圓舞曲? 圓舞曲又名華爾滋,也是一種三拍子的舞曲。起源於奧地利的一種民間舞蹈。起初流行於維也納的舞會上,十九世紀風行歐洲。以史特勞斯的佳作《藍色多瑙河》最為著名。它有快步和慢步兩種。與同樣也是三拍子的瑪祖卡不同,它的重音一般都落在小節的第一拍上。也與同樣是三拍子的小步舞曲不同。圓舞曲的特點是節奏鮮明,鏇律流暢,不象小步舞曲那么溫文爾雅。不過必須明確,音樂不是數理,不是邏輯,這種區別只是就一般情況而言,並非是絕對的。

19、什麼是“學堂樂歌”?本站“近代名歌”欄目中“送別”、“國民革命歌”、“夕會歌”等中國近代早期歌曲,被稱為“學堂樂歌”。這究竟是什麼意思?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當時的政治改革家們主張廢除科舉等舊教育制度,效法歐美,建立新型學校,於是一批新型的學校逐漸建立了起來。當時把這類學校叫做“學堂”,把學校開設的音樂課叫做“樂歌”科。所以“學堂樂歌”,一般就是指出現於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的學校歌曲(類似當今的校園歌曲)。學堂樂歌的倡導、推廣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啟蒙音樂教育家為代表。今天的年青人可能很少人認識它們,但在我國近代音樂史上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早期的的學堂樂歌以舊曲填新詞為主,用中國民歌、小調的曲調或歐美歌曲的曲調填進創作的新詞。這可以說是它們的特點之一。

20、andante allegro.....什麼意思?這是在鋼琴樂譜上常見的外文字。這類外文字叫音樂表情術語,多數用義大利語。網友中使用中遇到不懂的可查看音樂詞典。現將琴譜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術語釋義如下:

義大利文 釋義 每分鐘拍數
largo 廣板 46
lento 慢板 52
adagio 柔板 56
andante 行板 66
andantino 小行板 69
moderato 中板 88
allegretto 小快板 108
allegro 快板 132
presto 急板 184

21、在西洋音樂史上,叫做“史特勞斯”的著名音樂家有四個,請注意不要張冠李載。第一個大名頂鼎,他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藍色多瑙河圓舞曲》作者約翰。史特勞斯,有圓舞曲之王的美名;第二個就是新年音樂會壓軸節目《拉德斯基進行曲》的作者,也叫約翰。史特勞斯,是前者的父親,為表示區別,人們常在其名字的前面加一個“老”字,或者在其名字後面的括弧中加一個“父”字。小約翰的音樂成就來自父親的啟蒙,後來超過老子,但老子卻堅決反對兒子搞音樂,還曾為此上過法庭告過兒子呢。第三個叫弗蘭茲。史特勞斯,是十九世紀德國大音樂家瓦格爾的同代人,是當時慕尼黑宮庭樂隊的首席圓號手,他在音樂上並沒有可以寫入史冊的成就,卻因多次敢於公開對瓦格爾表示鄙視而出了名。第四位是此人的兒子,叫蘭茲史特勞斯,以創作交響詩和歌劇著名。

22、以“多瑙河”命名的最著名圓舞曲有兩首:一首是約翰。史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圓舞曲》,另一首叫《多瑙河之波圓舞曲》,是與史特勞斯同時代的羅馬尼亞音樂家伊凡諾維奇寫的,原來是管弦樂作品,因為寫得美,又適宜用人聲來唱,人們便填詞而使它成了聲樂作品。這兩首作品,堪稱圓舞曲的雙璧或姐妹花。

23、“哈巴涅拉”與“圓舞曲”“波爾卡”一樣,都是西洋舞曲中的體裁。它起源於古巴,其音樂特點為中速,二節子。比如本站“鋼琴樂譜”欄目中比才的《哈巴涅拉舞曲》所呈現的節奏型,就是這種舞曲典型的節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