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地方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人民幣升值

從總體上看,人民幣升值是中國生產力水平提升的結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逐步融入國際經濟體系之中。隨著我國科技實力的不斷增強,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開始躋身高端產品生產行列,同時也開始分享已開發國家的部分高額利潤。以人民幣計價的這些產品在國際上取得了明顯的競爭優勢。如同任何事物一樣,人民幣升值有利也有弊。

人民幣升值有以下幾方面好處:一是使得進口產品價格下跌,從國外大量進口貨物的中國公司將降低成本。同時,以外幣計算的外債將變少,可以減輕中國政府的外債負擔。二是以美元計算的外國資產變相貶值,有利於中國企業擴充海外業務。同時,中國人到國外旅遊可以降低支付。三是可以使一些落後的企業,特別是那些在國際競爭中處於劣勢的企業意識中,只有改革創新才能生存下去,它將推動我國新一輪創新高潮的到來。同時,它也是我們利用國際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推動中國企業由產業鏈下游向上游攀登的重要手段。

人民幣升值也給中國經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主要有:一是抑制出口增長。人民幣升值將直接引起我國出口產品價格的上揚,降低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特別是對那些低水平的加工業影響較大。二是影響外商直接投資。由於人民幣升值,外商投資中國成本增加,為了降低成本,他們將會把資金投向成本較低的國家。三是將增加就業壓力。人民幣升值,進口產品價格變相下跌,國內一些企業因無力競爭而倒閉,從而減少工作崗位。四是增加了國家調控貨幣供應的難度。人民幣升值,使人民幣與外幣形成匯率差,它為投機資本套匯提供了空間,也使國家調控貨幣供應的難度加大。

如何揚長避短,增加人民幣升值的好處,減少因升值帶來的不利影響呢?首先要進一步改革我國的金融體制和匯率管理機制,使我國的匯率反映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世界金融格局的變化,使匯率改革與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同步。其次,將人民幣升值的幅度嚴格控制在我國經濟發展所能承受的範圍之內,防止升值幅度過大,給我國經濟帶來不利的後果。最後,人民幣到底升值多少,應該由市場說了算。從匯率改革18個月的實踐看,人民幣在此期間升值了4.33%,年均達2.89%。而2006年我國經濟成長10.7%,我國外貿順差達1774.7億美元,從這些數字中可以看出,人民幣還有一定的升值空間。這個空間就是,按照“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年增長7.5%以上的同時,我國外貿進出口達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