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六級備考錦囊全包括

  諸多考生在面對六級考試閱讀部分的考題時,都有“難、難、難”之嘆。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兩種。

其一,我們平時所用的教材大多由記敘文構成,故事性較強,好不容易遇到的議論文又大都經過了編者的精心處理,從而降低了難度。 
而六級閱讀部分基本上直接摘引原文,不作改寫處理;故事性較差,閱讀文化背景驟然加大。

其二,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我們不熟悉外國人的思維模式和思辯論證方式。

綜觀歷屆六級考試閱讀理解部分的文章,題材內容涵蓋人文、法律、自然科學等諸領域;而體裁基本上都採用了議論文的形式。文章的長度一般在380-420字之間。須在35分鐘內完成四篇文章的閱讀並解答附屬的20道試題。

所以考生須通過大量的閱讀和做題訓練,對以議論文為主體的體裁形式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並在此基礎上培養和總結出一整套切合自身的閱讀和做題方式。

一篇文章的閱讀,關鍵在於把握它的主題或中心思想。我們在做歷屆六級全真題時發現:20個選擇題,除了極個別的辭彙題,幾乎所有的細節題、推論題、作者觀點題都與文章的主旨有密不可分的聯繫。因此,牢牢把握住文章的主題或中心思想,是解開難點的鑰匙。

如何才能以最短的時間、最高效的方式確立文章的要旨? 精心研讀第一句!

第一句按類型可分為:開門見山型、標靶型和導入型三類。

所謂開門見山型,即指文章直接推出論點,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題走向。開門見山型的特徵往往為定義型句子。一般都較為簡短有力,富有哲理性,不超過兩行。文章如屬於開門見山型,則主題的確立自不待言。

所謂標靶型,即作者在起筆處先推出某個錯誤的論點或看法,然後加以批駁,給出作者所持的相反或相對立的觀點。標靶型″語句的特徵往往為:“人們常常以為……″”“一般說來……”“據稱……”。遇到標靶型語句時,只要第一句作相反理解,即可確知文章的主旨。

所謂導入型,即作者先隱下主題思想不說,從別的細碎的地方談起,漸漸接入正題。導入型的語句一般較為瑣碎具體,甚至具體到某年某月。有時也純為挑起讀者的好奇心而設。如″american firms have a problem.″什麼問題呢?作者隻字不提。導入型語句儘管隱藏了主題思想,但文章的脈絡、所涉及的範圍依然清晰可見。如上句的舉例,討論的關鍵肯定在problem,範圍局限在美國公司。

當然,分類並不是絕對的,有時我們也可看到幾種類型纏繞在一起的句子。關鍵在於:讀完第一句後,應能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或不能,也應儘可能地把握文章的討論走向。完成了這一點,也就完成了初步閱讀。剩下的就是在中心思想或文章的主題走向的指導下去做選擇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