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級“作弊產業化”,應試教育積弊難除

  一年一度的四六級考試,不僅牽動著數萬考生,也伴隨著亂象叢生,“作弊產業化”逐漸顯山露水。

據12月23日《華商報》報導,西安市一些電子市場捆綁銷售考試作弊的隱形耳機與四六級答案。《京華時報》報導,四六級剛開考,網友“狼的誘惑”便在貓撲網上貼出四級的作文題,並附有範文。10時07分,又有網友貼出了一份翻譯答案。《新京報》則報導,四級考試期間,北方工大的廣播被干擾,懷疑存在大規模舞弊。《北京青年報》同時報導,為打擊作弊,北京市很多高校考點的考務人員在幾天前就準備了“作弊克”、“手機禁止器”等反作弊工具嚴陣以待……例子無需再羅列,“作弊產業化”已是不爭的事實。

透視這些現象,讓人百感交集。考生為什麼要鋌而走險,不惜花費巨額費用來賭一把?顯然,這有著利益的考量。一個鐵的事實是,無論是教育部還是全國大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