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國民經濟統計概論》考試預測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全國人口普查的統計總體

  a.所有中國公民 b.居住在國境內的所有人

  c.中國成年公民 d.所有居住在國內的中國公民

  【  】

  2.2004年展開的我國第一次經濟普查是

  a.一次性調查 b.經常性調查

  c.重點調查 d.典型調查

【  】

  3.下面按品質標誌分組的是

  a.企業職工按工資分組 b.取工按文化程度分組

  c.工齡分組 d.按勞動生產率分組

【  】

  4.下列屬於時點指標的是

  a.商品庫存置 b.2004年我國gdp總量

  c.社會商品銷售額 d.工業投資總額

【  】

  5.動態數列中最末水平等於

  a.最初水平乘以定基增長速度

  b.平均發展水平乘以定基發展速度

  c.平均發展水平乘以平均發展速度

  d.最初水平加累計增長量

【  】

  6.編制數量指標綜合指數的一般原則是用

  a.報告期的質量指標作為同度量因素

  b.報告期的數量指標作為同度量因素

  c.基期的數量指標作為同度量因素

  d.基期的質量指標作為同度量因素

【  】

  7.重置抽樣誤差和不重置抽樣誤差相比

  a.前者小於後者 b.兩者相等

  c.前者大於後者 d.兩者不確定

【  】

  8.某機械廠生產一批零件共6000件,不重複隨機抽查300件,發現9件

  不合格,則這批零件合格品率的抽樣誤差為

 a.0.985% b.0.96% c.9.85% d.9.6%

【  】

  9.在純隨機重複抽樣條件下,要使抽樣誤差減少一半(其他條件不變),

則樣本單位數必須

  a.增加1/2 b.增加到原來2倍

  c.增加到原來4倍 d.增加到原來8倍

【  】

  10.當居民收入減少時,其消費也會減少,一定額二者之間關係是

  a.正相關 b.負相關

  c.不相關 d.非線性相關

【  】

  11.變數 x與y 的相關係數為-1,說明兩個變數之間是

  a.完全不相關 b.高度相關關係

  c.完全相關關係 d.不能確定

【  】

12.失業率是指

a. 失業率=

b. 失業率=

  c. 失業率=
  d. 失業率=

【  】

  13.固定資產折舊率是指

  a.

 

  b.

 

  c. ×100%

 

  d.

 

【  】

  14.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的支出法中不包括

  a.總消費 b.總投資 c.總儲蓄 d.淨出口

【  】

  15.固定資產折舊、工資、利潤和稅金等項目都屬於

  a.國內生產總值 b.社會淨產值

  c.國內生產淨值 d.國民生產淨值

   【  】

  16.某地區報告期比基期總人口增長率為11‰,人均國內生產總指數為

  107.81%,則國內生產總值指數為

  a.109% b.9% c.93.78% d.106.64%

【  】

  17.下列各項中,不列入零售額的是

  a.售給農民農業生產用的肥料種籽

  b.售給城鄉居民生活用的消費品

c.售給部隊職工食堂的食品

  d.售給社會集團的計算工具、電訊設備

【  】

  18.在對外貿易統計中,能夠有助於尋求直接貿易,減少中間貿易渠道的

  國別原則是

  a.貿易國原則 b.產消國原則

  c.運輸國原則 d.雙記錄原則

【  】

  19.我國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是

  a.企事業單位的上繳收入 b.各項稅收收入

  c.債務收入 d.企事業單位上繳基本折舊

【  】

  20. sna體系在核算方法上主要用

  a.複式記賬法 b.投入產出法

  c.平衡表法 d.經濟循環賬戶法

【  】

  二、多項選擇題

  21.國民經濟中常用的幾種分類標準

  a.經濟類型分類 b.三次產業分類

  c.行業分類 d.機構部門分類

  e.大中小型企業分類

【  】

  22.在回歸分析中,變數 y與變數x 的關係是

  a.不對等的

  b.對等的

  c.自變數是非隨機的

  d.因變數是非隨機的,自變數隨機

  e.若 x是自變數,y 是因變數

【  】

  23.對勞動力資源的界定範圍,統計考慮的因素有

  a.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 b.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口

  c.具有戶口並常住人口 d.勞動適齡人口

  e.有固定住址人口

【  】

  24.從國內生產總值及其使用表的內容看,其作用主要是反映

  a.國內收支平衡關係

  b.生產活動成果

  c.生產成果的使用

  d.總產出與總支出的平衡關係

  e.中間投入與中間使用的平衡關係

【  】

  25.財政支出按最終使用結果分組可分為

  a.補償性支出 b.債務支出

  c.積累性支出 d.消費性支出

  e.其他支出

【  】

  三、名詞解釋題

  26.發展速度 27.指數體系

  28.隨機原則 29.勞動力資源

  30.最終產品

  四、簡答題

  31.簡述比例相對指標與比較相對指標區別。

  32.編制綜合指數的兩個要點。

  33.說明影響抽樣平均誤差大小的因素。

  五、計算分析題

  34.某地區對外貿易總額,1994年是1990年的135.98%,1996年較1994年增長30.12%,1996~2000年每年增長6%,到2000年對外貿易總額已達230億元

 計算:1990~2000年該地區對外貿易總額的年平均增長速度

  預測:若按年平均增長速度發展,到2005年該地區對外貿易總額將會達到什麼規模?

  35.已知: n=6, ∑x=21, ∑y=426,  =79, =30268,  ∑ xy=1481

  計算:(1) x、y 的相關係數;(2)建立回歸方程

  36.現有某市居民家庭收入抽樣調查資料如下,要求根據表中資料計算居民家庭每戶平均月生活費收入的眾數和中位數。

 

每戶平均月生活費收入(元)

居民戶數

300-400

200

400-500

300

500-600

1200

600-700

800

700-800

500

800-1000

150

合計

3150

 

 

  37.某地區有關資料如下:

  (1)本年國內生產總值880億元,年初人口700萬人,年末人口704萬人國

  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0%

(2)上年平均人口為698萬人

  要求:對該地區人均占有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動進行因素分析。

  六、論述題

  38.試述sna核算體系中經濟賬戶與基本核算表的關係